子典趁機揚言銅人暫有不祥之氣,延緩押運回鹹陽的時機,立即吩咐太祝劉輦盡快查明事實,擇時再施封天之術。
一切都逃不過劉夫人的眼睛,她絕對相信武士的話,是那個金夕和程傑斬殺了入山的武士和胡非公,一定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眼見奉常寺越發猖狂,她立即責令兄長劉輦收斂,不得再打十二金人的注意,在得知劉輦依舊肆意妄為的訊息後,立即不顧夫人身份啟奏始皇帝。
始皇大怒,一道詔書發到奉常寺,即刻將十二金人起運回都,裁去奉常寺八成武士,日後再有擇天象蔔人事之行,通會掌管宮兵的衛尉府,由衛尉抉擇後出兵處置,相當於免去了奉常寺的行事權。
子典眼見大勢已去,急促召見太祝商議。
“還有沒有辦法令陛下回心轉意?”子典抖動著前翹短須,啟開厚厚嘴唇。
劉輦見胡非公已死,早已欣喜若狂,不斷捋著白須微笑答道:“有,只要逼出孽龍的殘骸,信奉天道的陛下立即會重振奉常寺!”
子典在皇叔面前屢遭冷落,地位也是岌岌可危,聽聞此話立即喜道:“快快行動,若要現出龍骸,我們立即稱之為窺我大秦之孽,陛下一定重用於我,我便將奉常之職留傳給你,決不食言!”
劉輦大笑著返回太祝府,立即封殿施展蔔術。
四十九燈長明,十二地支塑像矗立,內有八卦之宮雕刻於地,再設四象之祭壇,中間則是太極圖。
他盤坐太極之央,閉目祭祀禱念,開啟蔔算之法,如果豐龍山在一個月內仍具有異氣,他則立即帶人前往施展八卦陣法,在他的算計中一旦成功施法,豐龍山上立刻出現龍之殘骸。
三日過去,他幾乎搖搖欲墜。
“五……五……沛……山!”他狂呼一聲口吐鮮血,用盡全身氣力蔔出四字,隨即呼呼大笑,太極圖上噴濺血跡,“五月初五,龍入沛山,初龍入山,定是極佳的封存之際。”
身為太祝的劉輦,果真算透時機!
他雖然不懂得禦龍術,但凡界與二重真界相連,他準確地蔔出沛山將有龍氣入內。
劉輦即刻奏報子典,決意趁著新龍氣入山之機,啟天祭之法,以銅人鎮住天脈,逼迫龍氣潰散,現出龍骸。
子典立即應允,以裁減奉常寺武士為機,將絕大部分武士調往豐邑,再密探舊部以皇侄身份強壓周邊尉官,調集千餘人趕往豐邑,以押解銅人回鹹陽之名,第一次移動十二金人,卻是反道而行,向東行進七十裡後在沛邑停住,強令眾人將銅人布在沛山周圍。
太祝跳下戰馬,長長狂笑數聲,帶領一百九十二人急速潛入山中!
五月初五。
“十二人一組,成八卦方位,布銅人八卦迷陣……”劉輦令道。
山外佇立十二銅人聚集無尚金氣,十二人一組成八卦陰陽,四人一行,陽則四人並排盤坐間距相同,陰則兩兩相挨中間留有較大間隙,三行而成八卦一象,八卦共九十六人,依照所屬方位成坐,一旦此行達到氣力極限,立即換做另外九十六人。
劉輦在中間標畫太極,掌天燈,焚天香,施展通天之術。
“金人即吾,吾即金人……”劉輦低聲默唸。
九十六人同時意念入定,化為銅人之氣,鋪天蓋地的金氣彌漫而來!
銅人八卦陣壓制周圍全部木氣,生息不得伸展,短時間內萬物枯萎,龍之木遭受窒息之難,而十二銅人發出的金氣永不停歇,他們做好長期壓迫龍氣的準備。
子典立即啟奏始皇,稱沛邑之山發現異氣,銅人只好擱淺那裡,不傷一兵一卒逼迫孽骸出現,始皇見此說法只好應允。
“發!”太祝劉輦掌手布陣,向金夕發出大秦最後的搏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