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在蘇不棄的意料之中,他有十分的把握,當事人李白親口說了,《將進酒》這幅字不是他所寫。
只是,蘇不棄沒有想到的是為什麼,經過碳十四的鑑定,卷軸的每個構成全是唐朝的,卻依然鑑定為贗品。
張榮廣更是詫異,這個時候碳十四鑑定所的崔所長更不可能和他開玩笑,他等待著崔所長的下文。
“經碳十四鑑定,這幅字的用的墨和章油以及卷軸用木在公元703到705年之間。”崔所長慢慢的複述事實。
張榮廣好象明白了什麼,連忙反駁道,“有沒有可能李白的初生年代記載有誤,或者是詩仙本來就天資聰慧。”
崔所長笑了笑,“還有另外一個證據,這幅字所用的紙張經碳十四鑑定變公元775年,唐代。”
這句話對張榮廣的打擊太大了,他一下子軟倒在了沙發上,結果確定,這幅字是假的。
蘇不棄完全不明白張榮廣和崔所長的對話是什麼含義。
看著他依舊迷惑,崔所長向他解釋,“李白出生於公元701年,即使按705年算,李白也僅僅五歲。”
“一個五歲的孩童,哪怕他是以後的詩仙,也不可能寫出這樣筆力的書法作品,張兄剛才也說了,有可能歷史學家把李白的出生搞錯了,實際的李白出生較早,也可能李白從小就不同於常人,五歲就能寫出如此成熟的作品。”
“且不說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經過我們的鑑定,這張字的紙張是公元815年左右的,也是唐代,總不可能一個人用一百年後的紙再用上701年的印油和木軸去裝裱,而且815年,李白已經死了。”
“所以這張字必定是假的。”
張榮廣沒想到這次自己和李老同時打了眼,斷代這幅字是唐代沒錯,聚體到年份,那就真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
打賭輸了,聲譽受損不說,這一百萬的賭金和一百萬的鑑定費怎麼出?
他拉上李老,本來就是存個相互擔代的心思,沒想到李老也是一條老狐狸,一定剛才知道結果後,推說發病,先溜了。
蘇不棄沒有催促張榮廣,他沒有說一句話,你一個大師總不會賴掉賭金吧。
張榮廣想了想,開口服軟,“蘇小弟,我認賭服輸,只是有個情況和你說明一下,除了這一百萬賭金,鑑定費也要一百萬,本來是雙方出的,加到我一個人身上有些不合理吧。”
無論是打官司,還是解決糾紛,訴訟費都是要敗訴的一方出的,不過,既然提前沒有說明,蘇不棄也不好抓著不放,得饒人處且饒人。
蘇不棄大度的說道,“鑑定費算我一半,從賭金上扣,張大師給我五十萬就行了。”
張榮廣沒有想到蘇不棄這麼的大氣,心情好了不少,連忙感謝,“我哪是什麼大師,還是蘇兄弟慧眼如矩,謝謝蘇兄成全,我現在就轉賬給你。”
張榮廣聲怕事情有變,連忙轉賬給蘇不棄,至於欠崔所長的一百萬鑑定費,就先拖著吧,等過一段,旗下的幾個公司經營狀態緩一緩再說。
這時,劉大頭也回來了。
結果劉大頭提前知道了,他不想得罪李老和張榮廣,邀請他去公司再坐坐。
今天這事搞得心情全無,張榮廣連說累了,不去了。
劉大頭拿出殺手鐧,“張大師,不管鑑定結果如何,你和李老肯來,就是看我的面子,這車馬費還是不能少的,去公司坐坐,咱們好好聊聊,以後還要共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