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娃揮揮小手:“我今天不想寫字,不要書包了。”不容自立開口,扶著樓梯扶手就往下跑。
自立嚇一跳,連忙跟上去:“走慢點,三娃。”
大娃拉著二娃,拽著更生,沖宋招娣說一句,我們走啦。轉瞬間,整個鐘家只剩宋招娣一人。
沒有孩子在身邊鬧騰,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電視機,也沒有任何娛樂設施,宋招娣突然很希望,她走到樓下,時間的腳步也走到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的那一年。然而,這是不可能。
九月二十日,週日早上,宋招娣炒兩盆菜,不過,只讓大娃端一盆。
大娃不明白:“為什麼?”
“你劉奶奶要去杭城,我們下午才能回來。”宋招娣道,“這盆菜留著你們晌午吃。你們想吃饅頭就熱點饅頭,想吃米飯就蒸米飯。”
鐘大娃眼中一亮:“娘,不用這麼麻煩,我會炒菜。”
“咱家的油不多了,你想都別想。”宋招娣道,“如果到了月底還能剩下半碗油,我就讓你禍禍。”
大娃伸出手指,“一言為定。”
“說話算話。”宋招娣道,“可以出去玩,但是必須得鎖上門,把雞鴨鵝都喂好。”
鐘大娃擺手:“雞鴨鵝都是我們喂,我們知道該怎麼喂。你就別唸叨了,快點走吧。”
杭城是省城,比地級市甬城大很多,合作社裡的貨物也很齊全。像奶糖、蛤蜊油,牙刷和牙膏之類的東西都能在杭城買到。
杭城離翁洲島有兩百多公裡,除了坐船還得再轉汽車,段大嫂嫌麻煩,有時候宋招娣要幫她買車票,她都不願意去,這次主動提出去杭城?
宋招娣心下好奇,見著段大嫂就問,“嬸子去杭城買什麼?”
“劉萍跟我說,過些天把她物件帶來家裡叫我們看看。”段大嫂道,“我想著家裡連個糖果都沒有,人家來了咱們沒東西招待可不行,就想去杭城買點糖和果子。”
宋招娣不禁眨一下眼:“我沒聽錯吧?劉萍不是剛去醫院上班麼,這麼快就有物件了?”
“她說的時候,我和老劉也嚇一跳。”段大嫂嘆氣道,“閨女大了,管不住了。她要帶回來就帶回來了吧。老劉的意思先看看那個小夥子怎麼樣,若是老實本分,她願意結婚,我們也不攔著。”
宋招娣皺眉:“劉萍好像才二十一歲。”
“她和你家大娃一樣,都是正月出生的人。”段大嫂道,“再過幾個月就滿二十二歲了。她這個年齡擱農村也是大姑娘,該嫁人了。”
宋招娣:“我建議你們以劉萍年齡還小為由拖個一年半載,這段時間三天兩頭把他們喊回來吃個飯,你和劉叔也正好替劉萍把把關。”
“小宋啊,我這個閨女不聽勸。”段大嫂愁得直嘆氣,“我和你劉叔真這麼做,她會以為我故意為難她物件。”
宋招娣想一下:“那就當我沒說。”
“她要是有你一半懂事,她就算不把那個小夥子帶回來,直接去跟人家扯結婚證,我和你劉叔都不擔心。”段大嫂道,“可惜,那個孩子被我和你劉叔慣壞了。”
宋招娣好奇:“那你怎麼還慣著她?”
“小鐘沒跟你說?”段大嫂問。宋招娣搖了搖頭。段大嫂把船票給工作人員,才說,“我和老劉以前有過兩個孩子。第一個孩子五歲那年生病,當時兵荒馬亂,耽誤了治病,就,就沒挺過來。後來我又懷個孩子沒保住。
“那件事過後,我好幾年都沒能懷上孩子,我和老劉本就以為這輩子不會再有孩子,都認命了又生了劉萍。醫生跟老劉說孩子長得挺結實,老劉都哭了。後來劉葦出生,老劉還是偏疼劉萍。
“劉萍有時候發脾氣,我想數落她幾句,老劉就跟著打哈哈。後來長大了,老劉覺得閨女長歪了,再想管也管不住了。”
宋招娣:“你們這時候不攔著點,以後日子不好過,還是你跟劉叔操心。”
“你說的道理我都懂。”段大嫂嘆氣道,“可是沒辦法。我現在就希望那個小夥子真心對劉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