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招娣嚇一跳,連忙拍拍他的肩膀:“天氣冷,你們繼續睡。我們去副食廠買東西,大娃惦記著那邊的好吃的,非要跟我一起去,其實我不想帶他。”
“娘!”正在找棉褲的大娃很大聲道,“你趕緊下去洗臉刷牙。”
自立瞧著大娃有些不自在,抿嘴笑笑,鑽進被窩裡。
八點多,宋招娣和大娃回來。
正在院子裡掃地的段大嫂瞧著宋招娣拎一大包東西,大娃拎著兩只鴨子,眼睛一痛,扔掉掃把就往鐘家跑。
到了鐘家,看到大娃拿著大刀出來,段大嫂的眼皮猛一跳:“小宋,你又買這麼多東西?”
宋招娣莫名想到她的便宜娘。宋母逮著機會跟她獨處,第一句就是問,懷孕了沒。第二句一準是,花錢別大手大腳,存點錢留著以後用。
段大嫂下一句想說什麼,宋招娣不想也知道:“大娃要買的。”
“大娃?”段大嫂轉向大娃。
大娃拿著大刀比劃,發現段大嫂看他,笑笑:“奶奶,我們家過年的時候做鹵鴨,你來不來我們家吃飯?”
“你昨天剛吃了豬油渣。”段大嫂提醒道。
鐘大娃點了點頭,一時沒明白:“豬油渣跟鴨子有什麼關系?”
“沒關系。”宋招娣笑道,“把刀放下,吃了飯再殺。現在跟我去做飯。”
鐘大娃沒動彈:“煮點米粥,熱幾個包子就好了。娘,你去吧。”
段大嫂見他盯著鴨子,恨不得立刻能吃到,無奈地搖了搖頭,發現門邊有個大包,想到是宋招娣剛才拎的那個:“裡面是什麼?”
“豬骨頭、海帶、白蘿蔔和蒜薹。”宋招娣道,“嬸子,幾個孩子喜歡吃冬筍,你什麼時候去山上挖筍,我跟你一塊去。”
翁洲島是一座四面環海的小島,對島民來說島挺大,相對平坦的地方卻只夠住人,沒法種莊稼。島民的男人便出海捕魚,女人小孩上山採摘山珍。
因大多數島民的房子都依山而建,當地政府想把山劃為集體所有,不準島民私自上山採摘,也阻止不了。畢竟翻過自家牆頭就能爬到山上。除非政府派人一天二十四小時,在每家每戶門口盯著。
政府辦公室,如今改為革委會,總共才十來個人,甭說看管島民不準上山,他們都不知道山上有哪些東西。
畢竟,整個翁洲島都是山地。
管不住也沒法管,革委會幹脆不管。只是出海捕到的魚按人口平分。
山不歸革委會管,隨便誰都可以上山,島民上山挖筍,軍人家屬也跟著上山。段大嫂在家閑著沒事,三天兩頭上山一趟。也不往山裡面去,就在山腳下轉悠,撿個蘑菇,挖個冬筍,撿些柴火。
鐘家廚房裡堆的木柴,有一半來自段大嫂。
段大嫂氣宋招娣不聽勸,不會過日子,見她還知道上山挖筍,老懷欣慰:“我今天沒事,今天就可以上山。”
宋招娣笑道:“今天不行,我上午得洗衣服,收拾鴨子,下午得給自立和更生做棉褲。他倆現在穿的棉褲還是大娃和二娃的。從濱海回來一直穿到現在,十來天了。就算隔著裡衣不用洗,也得換下來曬曬。”
“那我幫你一起縫。”段大嫂看到那一大包吃的,又忍不住說:“小宋,你們家今年收了不少白菜,早晚做點白菜,晌午用白菜下面條,一個冬天就過去了。”
鐘大娃眉頭緊皺,一天三頓白菜?要吃死他啊。
宋招娣瞧見大娃不耐煩,連忙說:“知道,知道,嬸子,你快回家做飯吧。我們家也該做飯了。”
“我知道,你是嫌我嘮叨呢。”段大嫂嘆了一口氣,搖了搖頭,轉身往外走。
大娃望著段大嫂的背影,小聲說:“劉奶奶再說下去,我就不喜歡她了。”
“她也是為咱們好。”宋招娣道,“咱們今天花了將近三塊錢,如果天天都這麼用,平時再買點奶粉、雪花膏、牙膏之類的東西,咱們一個月至少得花掉一百塊。劉萍和劉葦都在家的時候,你劉奶奶一家一個月才用二十來塊錢。”
大娃算一下:“咱家花錢挺厲害啊。”
“是呀。”宋招娣笑道,“所以不能怪你劉奶奶嘮叨,真正關心咱們的人都會勸咱們節省點。不過,賺錢就是為了用的。否則,賺錢就沒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