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大娃和鐘二娃洗好臉回來,看到小方桌上四個菜,驚得張大嘴,異口同聲問:“今天過年嗎?”
“今天不過年,但過幾天是端午節,我回頭找人換點糯米給你們包粽子。”宋招娣道,“端午那天剛好是月底,咱們把剩下的肉票用完,我給你們做個紅燒肉。”
大娃和二娃咧嘴大樂。
三娃不太懂兩個哥哥笑什麼,見他倆這麼開心也忍不住跟著傻笑。
宋招娣見幾個孩子這麼高興,也不由自主地笑了:“快吃吧,待會兒肉就涼了。”抬眼看到鐘建國凝眉深思,頗為意外,“不吃飯想什麼呢?”
“我算算月底在不在家。”鐘建國道。
宋招娣扶額,這個男人有多饞肉啊:“計劃趕不上變化,你算也是瞎算。”頓了頓,“今天去營區嗎?”
“下午再去。”鐘建國問,“是不是有什麼活?”
宋招娣:“沒有。我給你做一雙拖鞋,你試試合不合腳。”
“爸爸,你看我的涼鞋。”大娃伸出腳,“馬振興很羨慕我,他還說——”
宋招娣連忙打斷大娃的話:“你不會又替我答應馬振興,我給他做涼鞋吧?”
“沒有,沒有。”大娃頭搖的跟撥浪鼓,“我叫他自己跟你說,馬振興不敢跟你說,他怕你。”
宋招娣好奇:“他都沒怎麼來過咱們家,也沒怎麼跟我說過話,他為什麼怕我?”
“因為你是老師。”鐘大娃道,“林中也怕你。”
宋招娣忙問:“你沒跟林中顯擺你的鞋吧?”
“林中問我的鞋是不是找製鞋工人做的,我說不是,是娘給我做的。”鐘大娃說著,突然睜大眼,又小心翼翼的說,“娘,我錯了。”
宋招娣笑道:“沒事。你爸爸忙得不著家,我一個人帶你們仨,他們不會來找我幫忙做鞋。”
端午節前一天,五月三十日,上午,十一點多,宋招娣從學校回來沒多大會兒,林中的媽媽陳大嫂拿著鞋底和布來了。
宋招娣看到她手上的東西當真樂了,果然不能小看某些人的臉皮:“嫂子有事啊?”
“我見大娃腳上的鞋挺好,想請你幫我們家林中做一雙。”陳大嫂笑了笑,看起來十分不好意思。
宋招娣笑道:“嫂子來的不巧,我待會兒得和麵蒸饅頭。”
“下午也沒關系。”陳大嫂脫口道。
宋招娣臉色不變,擱心裡罵一句,微笑道:“上午和麵,下午蒸饅頭。”停頓一下,“我都跟劉嬸說好了,請她幫我照看一下三娃。”不等陳大嫂開口,又說,“我找島上的老鄉換一點糯米,傍晚得把糯米泡上,明兒還得包粽子。嫂子家不包粽子嗎?”
陳大嫂故作恍然大悟:“瞧我這記性,忘了明兒過節,不好意思啊,小宋。”
“沒關系。”宋招娣道,“該說不好意思的人是我。”把原本打算拎屋裡的水倒黃瓜地裡,無聲地告訴陳大嫂,她還有菜地沒澆,非常忙,“嫂子若是急著用,叫大娃去你們家把鞋脫掉。你照著大娃的鞋給林中做。”
“這樣也行。”陳大嫂臉上閃過一絲不自在,沒好意思說她見大娃穿過,不用再看也能做出來。
宋招娣就當她不會做涼鞋,沖屋裡喊:“大娃,跟陳媽媽去他們家。”頓了頓,“領著三娃過去。”
“好的。”大娃聽到陳大嫂的來意,很怕宋招娣不做飯,又讓他爸做飯。隨後又聽到宋招娣拒絕了陳大嫂,大娃那個叫一高興,連忙拉著三娃,拽著二娃從屋裡出來。
段大嫂這會兒也在收拾她的菜園子,宋招娣的聲音不小,陳大嫂也沒壓低聲音,導致隔離兩道籬笆牆的段大嫂聽得一清二楚。
陳大嫂回她屋裡,段大嫂才站起來,喊宋招娣一聲,小聲問:“又找你?”
“可能覺得我年輕臉皮薄,不好意思拒絕。”宋招娣道,“上次幫她裁衣服,是建國答應下來的。建國要是沒答應,我才懶得理呢。
“林家一家老小的衣服都是她做,我給大娃做的衣服是挺好看,但是對林家嫂子那種熟練工來說沒什麼難度,看兩遍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別說她了,像我這種老太婆,看一遍就知道該怎麼做。”段大嫂道,“可惜劉萍和劉葦那倆孩子不要,說是小孩子穿的衣服。”
宋招娣:“確實小孩穿著更好看。劉葦快成大小夥子了,得穿成熟點。對了,嫂子,再過一個多月,你們家劉萍就畢業了。明年劉葦也該畢業了,準備叫他倆幹什麼去?”
“你劉叔想叫劉萍當護士。”段大嫂道,“劉萍個懶貨不願意,非要繼續上高中。可是咱們島上沒高中,得去島外上學。”
宋招娣眉頭微皺:“嫂子的意思外面的高中開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