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休斯飛機公司是外商獨資,而大眾工廠卻是合資,而且大眾的合資還不是幾家大商人之間的合資,而是一種眾籌模式的合資。
因為大眾工廠的投資可不是一筆小錢,即使按照最低的投資規模,大眾的投資,光是現金投資就不會少於一千萬美元。
雅尼克和周南拿不出這麼多錢,也沒有哪個華人能有這麼大的經濟實力,所以就採用眾籌模式,認購股票。
透過這種模式,也可以從現在開始,就開始培育南華的金融市場。
大眾將以全面的技術合作,外加少量現金,獲得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南華政府以土地投資,佔據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剩下的百分之四十的股份,被作價八百萬美元,分成了八百萬股。
雖然南華現在沒有哪個家族能一下子拿出八百萬美元,但是當這些股份被拆分成八百萬股之後,不到三天的時間,就透過幾家銀行銷售一空。
許多外地華人剛聽到訊息,就得知股票已經賣完了,還吵鬧不依。
大眾還沒有正式投産,目前的股票已經增值百分之二十以上了,即使是這樣,仍然還有價無市。
目前的亞洲,還沒有一家大型汽車公司,後世著名的日本豐田,三菱,現在不過是一個手工作坊,一年的産量才三百臺。
大眾的建設,將會填補整個亞洲區域的空白,不敢說跟歐美公司相比,但是初步規劃就是年産量十萬輛。
而大眾的建設,會比飛機公司更加促進經濟發展。因為汽車行業囊括的配套行業太多了,可以說,汽車公車的發展,幾乎帶動了一大半工業專案的發展,這才是對南華經濟最大的促進。
不過,南華的經濟政策,也不是全面的好訊息,比如在輿論宣傳,能源資源方面,南華實施的是國有政策,就遭到了西方各國的譴責。
西方恨不得南華全面私有化,東方巴不得南華全面國有化,可是南華碟片走了一條中間路線,當然會遭受一些指責。
不過現在的政府在幹事的積極性上還是挺高的,而周南也跟大部分人都有了充分的溝通,將兩種經濟模式的優劣都做了清楚的分析。
一開始就全面私有化,只會導致政府無力,不說別的,你把土地賣給了個人,以後城市擴建怎麼辦?修路怎麼辦?基礎設施的投入,錢從哪裡來?
南華剛剛成立,目前在投入階段,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了,光靠稅收,只能寅吃卯糧。
西方國家巴不得你借款,以此來控制你們的經濟,所以政府的手裡,必須要留一點自留地。
石油和礦産,林木和土地,就是南華政府手裡的自留地。
除了這些方面,南華基本上實施的就是自由化經濟政策。而南華的稅負,額度其實並不算高,差不多是現在世界上的平均水平低一點。
按照工業投資來計算,全部稅負加在一起,也就是百分之二十左右,加工型企業低一點,生産型企業高一點,上下不超過十個百分點。
現在世界各國的稅率還處於一個比較高的水平,哪怕是稅額比較低,但是各方面的苛捐雜稅加一起就比較高了。
但是南華卻不同,確保任何一家生産型企業,只要是在南華境內採購,各方面稅率加在一起,不超過百分之二十五。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你今天採購的配件是另外一家南華企業生産的,那麼這個過程就有退稅份額,確保你的産品價格具有競爭優勢。
而許多國家卻做不到這一點,在某些國家,一些生産型企業的稅負,高達百分之五十以上,甚至百分之百。
為了保持競爭,那些生産型企業只能盡量壓低銷售價,降低生産利潤,結果導致永遠沒有開發投入新技術的資金,只能山寨。
所以,這項經濟政策受到了所有華商以及外國投資者的青睞。要不是南華現在跟爪哇人有矛盾沖突,加上基礎配套薄弱,來投資的外國人,肯定不會只有現在這一點。
而在山口洋的外海的一個兩平方公裡的小島,目前正在全面推平,把山炸平,填海造港。
這裡未來會變成一個面積達到五平方公裡左右的自由港,進出口轉口貿易,將會免稅。
這也是一個試驗田,目的就是為了把南華打造成為後世的自由貿易港。目前全球還沒有這樣的嘗試,要到二十年後,免稅的自由貿易港才會在世界各地出現。
工業專案發展迅速,但是農業問題,卻成了南華的一個老大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