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周南還沒有來過這裡,不過他的設計稿經過他們這一批人的倒模,制模,已經用發泡劑,木板,還有鐵皮,手工製造出了兩種車型的一共六個車模。
現在,這些車模就只剩下了最後的尺寸和銜接,構架需要做最後的確定。只有把所有的這些全部確定好,然後經過論證,測試以後,才能開始試制。
汽車的外形設計跟服裝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衣服的設計,只要有了圖紙,照葫蘆畫瓢就可以了。
但是汽車的設計要複雜的多。
汽車設計師的主要業務能力體現在二維和三維造型能力上,外加極其廣的知識儲備,趨勢預測能力。
不過這些只是必備技能和知識,不是設計能力。設計是需要統籌以上這些,並用技能展現出來的思想作品。
而且,設計能力需要更久的實踐鍛煉。
除了這些,設計師還需要有人機工程、機械原理、材料工藝等課程幫助儲備相關知識。
看到他們做的這些準備工作,周南才知道自己拿出一些畫稿出來,就意味可以幫到大眾,實在有些想當然了。
如果不是雅尼克百分百地相信周南,如果不是他也是大眾的大股東。他的那些設計稿,不過只是一些嘩眾取寵的概念,根本不可能被採納。
一輛車,從概念變成實物,就像一個小孩子從出生到大學畢業一樣,需要經過眾多的程式。
因為雅尼克對周南的信任,才能把他的設計當做終極目標,有目的性地溯源。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外殼設計好了,發動機裝在什麼位置,怎麼連線,保險槓和葉子板直接的銜接,底盤的設計,甚至包括車輪的尺寸,減震器的安裝位置等等,這都需要許多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周南對這些東西完全不懂,他能做的,就是根據他對後世一些汽車的設計的記憶,照葫蘆畫瓢畫下來。
比如,現在的方向盤就是一個鐵圈,簡陋無比,周南可以畫出樣式更漂亮的方向盤。
這個時代的儀表臺設計也簡陋無比,周南可以畫出漂亮的儀表臺。
甚至包括座椅,周南也能畫出各種比現在更漂亮的樣式出來。
至於裡面的架構,銜接,工藝設計,只能靠其他人來完成。
整整三天,周南就一直跟這些設計師們在倉庫裡忙碌著,車身的每一個線條,每一個角度,每一處銜接,都需要做最後的定型。
而他畫出來的那些圖紙,也成了雅尼克最重視的技術秘密。許多周南不知其所以然的東西,其實都包含了整個工業技術升級的技術發展規律。
比如引擎蓋一道不起眼的凸起,保險槓一道不起眼的凹槽,可能就涉及到巨大的風阻。許多看起來不起眼的東西,包含的規律卻是難以突破的。
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的發展,技術的發展,對一家工廠的重要性,周南不清楚,但是現在雅尼克卻非常清楚。
一家大型工廠只要不走彎路,不再許多不相幹的技術上浪費巨資,這家企業的發展,絕對會比任何同行都要快。
如果不是周南現在已經太出名了,有許多其他方面的更重要的事情。雅尼克都恨不得讓他系統地學習汽車設計各個方面的技術,這樣才能讓周南明白,他了解的這些東西,是多麼的重要。
周南從最開始的找不到方向,用了三天的時間,終於讓設計室的這些技術人員能跟上他的思路,磨合初見成效。
但是十月十日,一條爆炸性的新聞讓他不得不準備離開沃爾夫斯堡。
十月十日的上午,瑞典文學院的時任院長高本漢在斯德哥爾摩宣佈:1947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是瑞士的華裔學者,年僅二十五歲的周南。
實際上,在他宣讀獲獎評語的時候,還沒有念出周南的名字,全世界都已經知道是周南獲獎了。
周南的獲獎評語是:“他用他那豐富卻充滿想象力的思想,以及光輝燦爛的藝術技巧創作出了當世最嚴肅,活潑的歷史鉅著。他的偉大在於他高尚的文體、憐憫的人道同情、以及迷人的個人魅力。東西方文化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也讓所有讀者在輕松的閱讀中獲得深邃的知識。”
在電臺聽到周南獲獎的訊息,一份份的祝賀電報就傳了過。卡洛琳激動的哭了起來,四十多年來,諾貝爾已經成了歐洲級別最高的獎項,卡洛琳是由衷地為周南感到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