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塞恩音樂節在國內名不見經傳,但是在歐洲,卻有著特別的意義。
1938年,指揮家托斯卡尼尼就在瓦格納故居對面的草坪上,第一次指揮了自己組建的樂團的演奏。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先是德國,後來是奧地利接連被籠罩在了納粹的統治之下。音樂家們因此紛紛拒絕在拜羅伊特與薩爾茨堡的夏季音樂節上演出,而瑞士作為中立的自由國度,似乎成為了新音樂節選址的不二選擇。
戰時的琉森音樂節成為了歐洲音樂界向外傳遞樂觀訊號的燈塔,吸引了無數的音樂家們前來演奏。
此後,隨著音樂節的連年舉辦,無數世界頂級音樂家的加盟,琉森音樂節在世界範圍內名聲大噪。
瑞士政府在44年進行了公決,將其法定為官方音樂節,由此琉森音樂節和奧地利薩爾茨堡音樂節、德國拜羅伊特藝術節、英國格林德伯恩歌劇節這些一流音樂節一樣,成為世界古典樂迷們一年一度特別關注的音樂盛會。
在後世,這個音樂節變成了世界三大古典音樂節之一,在古典樂迷的心中,有著崇高的地位。
如今,由於德國和奧地利還在盟軍的佔領之下,根本不具備舉行音樂節的條件,盧塞恩音樂節也就成為了歐洲唯一正常舉辦的音樂節。
在往年,音樂節並沒有固定的音樂場所,第一第二界都是在瓦格納故居的草坪上舉辦,後來才搬進了劇院。
周南家這裡的會議中心建設起來之後,音樂節的藝術總監就跟組委會商議,今年的音樂節主會場就放在會議中心舉行。
組委會的成員之一,恩特勒布赫對此當然是歡迎之至。音樂節每年可以吸引好幾萬的觀眾來參加,主會場放在韋吉斯,最少可以給韋吉斯帶來數萬的遊客。
受他的影響,組委會迅速透過了決議,不僅以最低價收取場租,還同意劃出了一大片區域建立一個露天宿營地。
周南的音樂雖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古典音樂,但是他的名氣卻比誰都要大,而他的唱片銷售突破六百萬張,更是許多音樂家夢寐以求的佳績。
既然舉辦地就在周南的家旁邊,然後他們也想利用一下週南的名氣,所以邀請了周南參加開幕式,並且在音樂節開幕的第三天,就安排了一場周南的專場音樂會。
歐洲人對於音樂的痴迷,絕對不是東方人能夠理解的。他們幾乎人人從小就接受正規的音樂指導,每個人都會在成長過程中選擇一兩項樂器作為自己的主修音樂。
哪怕後來因為生活放棄了音樂,但是仍然會作為自己愛好之一,並且人人都具備一定的音樂鑒賞能力。
為了舉辦自己的首場音樂會,周南找到了盧塞恩管絃樂團伴奏,這段時間每天抽出半天的時間在草棚倉庫那裡進行排練。
七月二十七日下午,上午大家在鎮上的教堂舉行完禮拜之後,韋吉斯歷史悠久的玫瑰節準時開場,家家戶戶都將自己花園裡的盛開的鮮花搬到了遊行的街道兩邊。
半天的時間,這個寧靜,美麗,洋溢著鳥語花香的小鎮就被裝扮的更加美麗。
韋吉斯的種花傳統可以一直追溯到中世紀,一百年前,瑞士開始發展旅遊經濟,這裡的人們更是將種花的傳統發揮到了極致。
每家人都有如專業的花匠,家家戶戶,門前屋後、露臺上、視窗裡、欄杆上、樓梯旁、門廊裡,所有地方都種滿了花。
風鈴草、天竺葵、牽牛、紫藤、鐵線蓮,當然最多的,還是薔薇屬植物,玫瑰小鎮就是韋吉斯的別稱。
往年的玫瑰節一般都是在七月初舉行,不過由於這兩年的極寒天氣,今年的花期晚了一點,所以推遲到了七月底。
小鎮的慶祝活動會最少持續一週,最後一天格外熱鬧,因為會在節日慶典上,選出小鎮的玫瑰皇後。
去年的時候,周南和奧黛麗在倫敦,沒有能回來參加這次的慶典,為此恩特勒布赫老頭就數落了周南很久,今年更是提前幾個月就跟周南和奧黛麗說了這件事。
當然,周南不會是這場慶典的主角,因為玫瑰節的主角,是奧黛麗他們這些女孩子們。
讓周南意外的是,元宵節期間,在這裡賣過中餐小吃的不少華人又接到了邀請。韋吉斯小鎮在鎮上的街道兩邊,支了將近一百個攤位,有一半都是賣各種小吃的,還有一半是賣手工藝品和紀念品的攤位。
周南跟著恩特勒布赫逛了一圈,老頭的臉上一直洋溢著興奮和嘚瑟。“約納斯,你看我們組織的玫瑰節,不比你的元宵燈會差吧?”
周南的眼睛盯著熱鬧的人群,忍不住笑道:“這有什麼好比的,韋吉斯越繁榮,我們的生活也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