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法國也將釋放年邁的波爾舍,不過自由的代價是他們失去了這一部分股份。但是大眾將與波爾舍家族成立的保時捷公司,會進行業務方面的合作,扶持這家瀕臨破産的公司。
英國人掌握的百分之八十的股份,其中的百分之四十,所有權將會直接移交給雅尼克。剩下的百分之四十,英國人將會在手裡控制十年,十年以後,按照市價逐步歸還給雅尼克。
當然,前提是雅尼克能夠支付這一部分的收購款,否則的話,仍然還有十年的排他期限。
二十年以後,如果雅尼克仍然沒錢購買這一部分的股份,英國人也要直接退出大眾。不過那個時候,只要是賣給德國人,雅尼克和下薩克森州政府都無法約束英國人賣給誰了。
僅僅是在股份的移交和各項條件的談判上,各方都簽訂了超過一百份協議,對每項責任和義務,都進行了嚴格的劃分。
雅尼克雖然現在只是掌握了百分之四十的股份,但是卻擁有了百分之八十的經營權。英國人只擁有經營方面的否決權,卻不能參與公司的運營。
下薩克森州政府雖然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卻也沒有運營權,他們跟英國人一樣,退出公司運營,但是也擁有財務審核權,運營否決權。
等於是說,雖然雅尼克現在掌握了公司的幾乎所有權力。只有某一項大型決策被其他兩方的任何一方否決,這項措施才不能施行。
同時,大眾也將承擔英國人要求長達五十年的每年百分之十的收益賠償。這項賠償將會在政府成立以後,以稅收的形勢,統一納入政府的賠償額度。
但是在目前德國還沒有一個政府的時候,只能以個體的方式承擔英國要求的賠償金額。
理清了股權方面的糾葛,最困難的還是如何讓大眾這個龐然大物運轉起來,目前的大眾,除了一些重型裝置還在,大部分裝置都被拆卸搬走。
這部分裝置英國人將會還給大眾,但是工廠目前幾乎一無所有,想要讓這個工廠順利運轉起來,還需要投入巨額資金來採購。
下薩克森州政府是完全不參與工廠的運營,他們就像房東一樣,只管收房租,何況,他們現在也沒有錢。
所以,壓力就全部在雅尼克的身上,周南籌集給他的五百多萬瑞郎,他已經消耗了將近一百萬在其他方面。給了英國人四百萬瑞郎,手裡只留下了幾十萬瑞郎。
靠這幾十萬,想要讓這個大型工廠運轉起來,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要說購買原材料了,就連購買一部分糧食,填飽這將近兩萬工人的肚子,都有些勉強。
幸好英國人和美國人都還是比較看好大眾的未來,現在有人願意出頭,承擔起責任,他們的銀行也願意借貸。
除了現金,英美方面也願意提供開工所需要的物資材料,並且願意為大眾的複工,進行政策性的幫扶。比如開通煤炭供應渠道,電力供應等。
一家汽車工廠的複工,涉及到的行業多達數百個,等於說,只要大眾複工了,可以帶動數百家工廠的資源流動,這也是英美重視大眾公司的原因。
雅尼克之所以能夠以小博大,他的面子,甚至是勞森斯的面子都不夠用了,這裡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周南。
周南在白金漢宮的一番獻策之後,關於大眾的談判進展就快了許多,原本英國人斤斤計較的條件,現在也都做了讓步。
雅尼克甚至不需要問周南,他只用在報紙上看到周南出現在了白金漢宮,與國王和首相他們進行了親切的會談,就知道自己先能夠順利得到大眾的原因是什麼。
而且,就在他簽訂完了所有協議,完全掌控了這個工廠以後,就有荷蘭的銀行願意提供貸款,這都是因為周南的原因。
不過,即便是如此,雅尼克也感到了巨大的壓力,科隆那邊他以前購買的那些小工廠,他已經完全沒有精力照看了。
在維爾興格的建議下,雅尼克決定忍痛割愛,除了保留拜耳的股份,將那些已經盤活的小工廠全部出手。
從45年到46年,科隆的秩序已經逐漸恢複,原本破産的小廠經過盤活以後,價值大增。
不過雅尼克並沒有貪圖高價,將這些工廠轉給出價更高的人,而是把這些工廠賣給了慕尼黑的那幫小容克聯盟。
三年前,他在布魯塞爾坑了他們一次,自己脫身而出,卻讓他們的投資化為烏有。
如今便宜一點賣給他們,他也賺了不少錢了,而且也算是彌補了一些內心的愧疚,化解了一方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