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工匠神殿對神殿內部成員供應金屬都是十分慷慨的,執事的銅鐵金銀定額都不少,正常使用很難消耗完。
平常大手大腳習慣了,所以他們有點脫離實際也情有可原。
不過銀這東西,主要是用來製作銀幣,除此之外就是奢侈品,或許真的可以用來製作散熱器……馬丁思索著。
“對了,這散熱器也要注意,每次使用之後記得將表面的氧化雜質去掉,不然會影響熱傳遞效率。”馬丁提醒道。
傑里斯點頭:“火炮的保養細則裡面有,也們一直在嚴格遵守,馬丁先生,氧化產生的雜質到底是怎麼回事,許多金屬都會有這種現象。”
他又接著問道。
馬丁搖搖頭:“這個問題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解釋清楚的,再過兩天,會有一份新的教材,從另一個角度來解釋這個問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傑里斯更加興奮地問道:“我也能看嗎?”
“當然!不過只能在神殿內部流傳,和之前的培訓內容一樣,都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
你們貢獻的經驗值,就是最好的學費!
馬丁老氣橫秋地拍了拍傑里斯的肩膀,然後就看見了緹雅嘴角的一絲笑意。
連忙收回手。
“咳咳,這次精準打擊對火炮的損耗如何?”
“精準?覆蓋了方圓近一百米的範圍,這也能叫精準嗎?”緹雅挑著馬丁話裡的刺。
不過傑里斯主動幫馬丁解釋道:“殿下,覆蓋型的炮擊範圍是事先設定好的,不是因為打不準,為的是儘可能降低目標的逃離機率,如果全都瞄準一個地點的話,炮彈的威力就浪費了。”
馬丁瞄了一眼緹雅,開玩笑,經過工匠製作的火炮,每一座的膛線幾乎都一模一樣!製作這些火炮的執事,都是中階序列超凡者,能夠將誤差控制在小數點三位以後。
格萊斯告訴過馬丁,如果真要追求精準度,由主教親手製作的火炮,誤差甚至能控制在厘米的級別上。
不過對炮彈近二十米的殺傷範圍而言,這種精度沒多大意義就是了。
傑里斯接著彙報道:“一共發射炮彈兩千三百餘枚,每一門火炮平均9.6秒發射一次炮彈。沒有炸膛事故,總體精準度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主要是後期膛線融化嚴重,精準度有所下降,但根據觀察員的反饋,應該沒有炮彈的誤差沒有超過五米……不過,有近半數火炮膛線磨損嚴重,幾乎所有火炮都需要重新校準。”
馬丁點點頭,對這個結果還算滿意。
“按照這種發射強度,你覺得維持著十米精度以內,目前的火炮壽命有多長?”
傑里斯在心裡估摸了一下,然後回答道:“大概能堅持到兩百五十到三百發左右。”
馬丁之所以會問他,也是因為他身在前線,又是安努要塞火炮營的技術主管,對火炮的實際表現十分了解,格萊斯關於火炮的很多實驗資料都是來源於他。
常規來說,一座火炮的正常壽命大概是一千五百到兩千發炮彈,在那之後膛線就快要被磨平、失去作用,炮管也變得極其不穩定,炸膛率變高。
這是格萊斯實驗出來的結果。
不過這一千五百發的壽命,指的是火炮按照正常的發射頻率工作,也就是在兩發炮彈之間,有二十秒的時間,間隔期間士兵會對火炮進行簡單的降溫。
但是但像剛剛那樣,火炮以最快的速度發射炮彈,不考慮任何成本和後果的極限情況下,火炮的壽命就會極大縮短。
五秒的間隔,幾乎是炮彈剛一出膛就裝填下一發。
大部分火炮在這種帶有透支性質的測試中,甚至沒辦法堅持到一百發炮彈,膛線就會在高溫下融化被炮彈擠壓變形,需要工匠重新對其進行塑形。
相比後世那些經過無數次炮火試驗的合金炮管,現如今的火炮在材料上還是有所不足。
沒辦法,這種成果是需要大量實驗資料來沉澱的,馬丁也不可能知道那些成分的比例。
雖然有工匠,但他們也不可能憑空感知到每一種合金的特性,何況不同的合金,成分比例不同,表現出的性質也可能天差地別……
看著傑里斯躍躍欲試的期待神情,馬丁知道,這些工匠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科研主力。
這也是為什麼馬丁要冒著一定風險,與工匠神殿合作的原因。
至於馬丁提到的,那即將面世的教材,當然是他編寫然後委託格萊斯在神殿內部發行的了。
內容也差不多與初中化學的難度相當,不過馬丁針對性的新增了一部分,特別是材料應用和化工生產方面,這是工業改革的基石專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