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臨時上課,所以馬丁選擇繼續講物理學。
上週已經給他們講解了力與加速度的概念,今天馬丁先複習了一下上週的知識,然後忽然想到了一個著名的問題。
“十磅重的鐵球和十磅重的棉花,哪個更重一點?”
馬丁目光落在姐弟身上問道。
“當然是……一樣重啊!”
克琳下意識就想說鐵球,不過馬上反應不對,於是趕緊改口。
馬丁笑著點了點頭,然後又問道:“那我如果站在鐘樓上面,把這兩個東西一起向下丟,那個先著地?”
“鐵球!”
克琳很肯定地說道。
洛奇也跟著點頭。
回答問題時克琳更加活躍,洛奇性格稍微內斂一些。
不過無論是姐姐還是弟弟,顯然都用心在聽課。
因為他們總能對馬丁講述的內容做出相應的反應。
“那如果是一磅重的鐵球和十磅重的鐵球呢?”
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馬丁臉上的笑容更甚。
雖然總覺得馬丁老師臉上的笑容有些奇怪,不過蹙著眉頭分析了一番,克琳還是憑感覺說道。
“應該是十磅重的鐵球吧,畢竟它要重一點。”
洛奇卻是歪著腦袋思索了起來,沒有直接回答。
馬丁笑著繼續向克琳問道:“那按照你的理論,我把兩個鐵球綁用繩子連在一起,它們下落豈不是更快?”
克琳很聰明,立刻就發現了問題不是想得那麼簡單,不由得吐了吐舌頭,好看的雙眉也微微蹙起,跟著思索了起來。
按照剛才的說法,兩個鐵球綁在一起,如果一個快一個慢,那麼整體速度應該在兩者之間。
可作為一個整體,兩個鐵球更加重,它的下落速度應該更快才對。
這其中就出現了矛盾。
比薩斜塔的實驗由此而來。
伽利略的實驗可以說深入大吃貨國每個學子心中,但凡是上過物理課的,就不會不知道這位科學家。
雖然他的試驗並不一定是在比薩斜塔上做的,但無疑十分生動形象。
伽利略也體現出了近代科學家在思辨方式上的轉變。
現在有關運動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包括加速度與力的關係式推導也是由他完成的。
可以說他就是牛頓腳下的巨人之一。
在他之前,有關自然哲學的思考大多還停留在大腦中,就像克琳現在這樣,遇到問題全憑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