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兩人一離開李家,胡氏的話匣子就開啟了:“哎呀,我真想到這個李先生是這麼好的一個人,哪裡像那些人告訴我的那樣。你看他多和氣呀,怪不得是讀書人,說話跟咱們莊稼人就是不一樣。”還有一條,胡氏沒說出來,她送的禮李修文死活不要,要換了別的人還不樂呵呵地收下了?這人不貪又有學問,要是能拜他當先生多好呀。
張小北也說道:“李修文是個不錯的人。”
胡氏又問:“對了,你跟他在書房裡都說啥了?”
張小北笑道:“沒說啥,就是告訴我很聰明很懂事,反正一定要讓他覺得不收我當學生他會後悔的。”
胡氏半笑半罵道:“你這孩子,這不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嗎?”
張小北苦笑道:“娘,這種時候不誇不行啊。”只要有本事名氣大的人才有資格低調,像他這種扔人群裡不起眼的人,再低調誰能看見他呀。胡氏一想也對。
相比較來時的忐忑不安,母子倆回去時就輕松愉快多了。
走了半路,胡氏怕張小北累,就要揹著他,張小北搖頭拒絕了,她娘還拿著東西呢,哪能再讓她揹著,大不了他走慢些就是。
兩人走走歇歇,中間還停下來在一戶人家要了碗水喝。半路上賣各種賣零嘴和針頭線腦的貨郎,胡氏心中好,出手也難得的大方,就想掏錢給張小北買點吃的,不料卻被張小北攔住了:“娘,咱不買了,省下錢,再買點糖和豬油之類的,我們在家自己做吃的。”胡氏一想也是,這樣一來就省多了。
兩人慢慢悠悠地在路上耗了半個多時辰才到家。
他們一到家,張小草和張小枝就圍了上來,問事情怎麼樣了。
胡氏面帶笑容道:“還沒說定,不過感覺有戲,那李先生可真不錯。”張小草兩姐妹聽到這話,也跟著高興起來。
胡氏一面把東西放下來一面問道:“你爹還沒回來?家裡沒啥事吧?”
張小草答道:“爹聽說奶奶他們先去割豆子就去幫忙了。家裡倒也沒啥事。”
胡氏倒也沒說什麼,只覺得又熱又渴,咕咕咚咚灌了一大碗涼開水,她又想去吃點剩飯。
張小枝道:“娘,左右過一會兒也該做飯了,你就別吃剩的了,我跟大姐去做飯吧。”
胡氏一想也是,便揮揮手說道:“行,你倆看著做吧,我先歇歇。”接著又問小北累不累,要不要給他捏捏腿。
張小北搖頭說沒事,他睡一覺就好。
張小草和張小枝去灶上做飯,他們家的晚飯也簡單,就是把上午蒸的三合面饅頭溜一溜,煮一鍋稀粥,炒一個豆芽,再拌個莧菜就行了。
飯做好了,張耀祖還是沒回來。
胡氏看看天色,天也快黑了,這時候應該回家了吧,怎麼回事?”
她正想著,就見聽院牆那邊有人在喊:“老三家的,老三家的。”
胡氏聽聲音像是二嫂杜氏,就趕緊到牆根底下大聲回應道:“二嫂,你叫我?”
那邊確實是杜氏,她說道:“娘叫我喊你過來吃飯,你把小北也帶來吧。”
胡氏不疑有他,就跟兩個閨女說了一聲,叫她們先吃,自個兒帶著小北去西院。
胡氏牽著張小北進了西院,西院裡仍是鬧哄哄的,人多,雞鴨鵝也多。堂屋裡已掌了燈,屋裡圍坐了大房二房的大人孩子。羅氏和老張頭坐在上首,張耀祖和張富貴和張發財坐在一處正在說話。
杜氏也在,她的肚子比先前更大更顯了,行動都有些笨拙。
胡氏笑著跟大家打了個招呼,笑眯眯地跟杜氏說話:“二嫂,看這樣子,你該不會是雙胞胎呀。”
杜氏笑著應道:“誰知道呢,村裡倒是有經驗的老人說極有可能是兩個。”
胡氏道:“要懷的是兩個那真叫好,受一回罪得生倆孩子簡直太劃算了。”
兩人正嘮著家長裡短,這時候,江氏端了一盆菜湯進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