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有些位高權重的男人,是得罪不起的。
對於這一點,張小穎心知肚明。
既然那些厲害的男人得罪不起,那就往死裡整凡夫俗子。那些待婚的青年,或已婚的丈夫,甚至自己的父親,都是很好的宣洩視窗。
這些人,都揹負著生活與家庭的沉重負擔,每天都在拼命工作,哪有閒功夫管八卦呢。
所以罵了他們,他們也都無力還嘴,甚至根本就不知情。
這就讓女權暫時立於不敗之地了。
至於罵男人有什麼用?
能改變什麼呢?
張小穎不知道,也覺得大機率是改變不了現狀的。
但只要能激起女人的憤怒,製造出兩性對立,這就是一個極好的話題,能幫助自己走得更遠,成為更知名的人物,操控輿論,讓主宰世間的那些人們,見識到自己的價值。
這就夠了。
接下來第三步,就是張小穎作為女權領導者,她必須要站出來說幾句話!
最重要的,就是承諾,要改變世間局勢,提高女性地位與待遇。
只這一個觀點,就能收穫一大票的支援。
至於是否兌現……
當然不能兌現!
一旦真的改變了女性地位與待遇,大家的生活都變好了,怨氣消失了,還有誰會死心塌地的支援女權運動呢?
張小穎的目標群體,本來就是針對那些在生活中過得不如意的女生。
那些生活美滿,家庭和睦,修煉途中一帆風順的女人,根本就不是張小穎的目標人群。
像這種人,也根本不會上了她的當。
張小穎很清楚這一點,因此直接過濾掉了,而是把目光瞄準在生活不幸的女人們身上。
只要是目標人群,無論是待婚女青年,還是已婚家庭主婦,要給她們製造一種錯覺,那就是男人都是壞的,會侮辱女性,會對女性施暴。
就算現在沒有施暴,以後也肯定會施暴。
為了杜絕這種事發生,就必須要防著,甚至先扣上莫須有的罪名。
男的一看,頓時就不樂意了。
要是真幹了什麼事,當然是要領罰。
個人是個人,群體是群體。
不能因為個人犯了什麼事,就怪罪到整個群體。
也不能因為一個群體犯了事,就怪罪到沒犯過罪的個人。
既然女的要扣帽子,那男的當然也不想受這委屈。
這樣一來,女的防著男的,男的也防著女的。
女的認為男的腦子有問題,還把自己應有的權力給剝奪了。
男的表示你們腦子才有問題,自己啥也沒做,真正掌握權力的也不是底層人民,你們收拾不了剝奪權力的高層,就來欺負原本應該團結的底層?這是什麼邏輯?你們不好,我們又能好到哪裡去呢。你們童年不幸,被人辱罵甚至褻瀆,我們男的童年就很好了麼?不一樣被長輩訓斥過,棍棒教育過。
既然雙方都認為對方有問題,而冷靜下來,從局外人的宏觀角度出發,這些都是小問題。
那真正的問題出在哪?
就是挑撥是非,激化矛盾,製造兩性對立的人,問題最大。
這些人隱藏在暗處,推波助瀾,禍水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