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捕快拿起刀跟著他們走去。
到了宋家門外,三個捕快看著眼前三間破落的屋子,牆角長滿的青苔,兩扇經受風吹雨打成灰黑色的木門,門上磨光鋥亮的門環,心道,看來是這家人是真窮苦潦倒。
這麼多村民指認,甚至提起那個杜氏帶著怨氣,估摸著八九不離十就是她幹的。
更何況窮人乍富,便會忍不住花錢揮霍,被旁人看了去便察覺出不對勁兒來。
一個村民上前拍了拍門,“杜如蘭!杜如蘭!”
連著拍了幾下,木門被人從裡面拉開了,宋居安面色平靜的抬腳走出來,視線略一掃,落在那三個捕快身上,恭敬的作揖行禮。
誰知方才還擺著架子的捕快見了宋居安,一臉驚詫,連忙走上前,笑著打招呼,“宋先生!”
“原來這兒便是宋先生的居所!真是巧!”
“宋先生許久未見!”
那些捕快身後站著的村民見此情形睜大了眼睛,半天回不過神來,隨即又是滿臉失望。
他們只知道宋居安曾在縣老爺辦案時出了點力,但沒想到衙門的人對他如此恭敬,還恭稱他一聲‘先生’,見了面像是見了自家兄弟!如此他們哪兒還能找回公道啊!
“公差大人!您可得為我們做主啊!”一個村民大喊道。
其他村民見有人起了頭,也連忙跟著喊了起來,“是啊!你們可不能包庇犯人!”
“為小民做主啊!”
“公差大人一定要公事公辦啊!”
就在此時,杜若聽到聲音也走到門口,見外面站著一群人,一個個神情激動,口中喊著話。
那些人見了她,目光由乞求轉為憤怒,都指著她喊道:“就是她!就是她偷的!”
杜若面無表情的望了一眼那些人,似乎習以為常,對三個捕快恭敬的點了點頭,“見過三位公差大人!”她本來打算今日去報官呢。
那三個捕快見了杜若,都認出了她是上次在青陽寺一案中的當事人。得知村民懷疑的婦人是她,但又礙於宋居安在此,便對她也點點頭。
“不知嫂子是不是真的偷、偷……”一個捕快猶豫著問宋居安,可又有些說不出口。
畢竟衙門的人幾乎都知道宋居安與這些村民不同,絕對是埋在沙子裡的珍珠,讓人打心裡尊敬他。
宋居安略一思索,對捕快以及眾人道:“既然衙門也來了人,這件事情涉及到如蘭,我便不能不管。”
那三個捕快聽了他這話,連忙點頭如搗蒜,“對!對!若是宋先生能幫著查一查,必定能盡快找到偷東西的賊!”
“不成!這不就叫賊喊捉賊麼?他婆娘是賊,哪有他來查的道理?這不成心讓他包庇麼?!再說宋居安又不是衙門的人!”潘氏站在人群中不滿的道。
她的這幾句話成功激起了這些村民們的怒意,紛紛道:“是啊!公差大人!您得秉公辦事啊!”
“可不能放過杜如蘭!”
“這婆娘偷東西偷人什麼都偷!大家都想趕走她!”
三個捕快聽了眾人的話變得及其尷尬,這杜氏名聲這樣不好麼?宋先生的內人竟然引起了眾人一致討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