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視線移到大梁的北面,看到那片佔地寬廣卻只有做了一家餘家商行標記的地方皺眉。
“這是燕北嗎?就是皇七子燕北王的駐地?”
餘巧鳳問。
餘九點了點頭:
“嗯。”
“餘家商行在燕北只有一家?燕北是否真的太過艱苦了?”
“八姐這話怎麼說?”
“燕北佔地乃整個大梁的五分之一,可見其地域之遼闊。但恰巧是這麼大的地方,餘家商行卻只有一家。反觀江南,面積不到燕北的三分之一,餘家商行卻遍佈了每個縣城,甚至在省城的地方還有兩三家商行。”
餘巧鳳很會分析,餘九嘴角勾起一抹讚許的笑:
“八姐這話說對了一半。燕北確實比較艱苦,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哪裡的地理環境因素。”
“嗯?”
“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燕北是三國交界地,哪裡雜居著很多的人。餘家商行是京城發源起家的,而京城與燕北的民風又有許多區別之處。簡而言之,京城的貨物可以流通整個大梁除燕北的地方。但燕北的貨物,卻不能做到這一點。”
“九弟的意思是餘家商行沒有在燕北擴充套件,是因為當地民風的制肘?”
“嗯,也不能說制肘,大概就是發展的步伐較為緩慢吧。而且燕北滿大街的都是走南闖北的商販,固定居民的喜好與京城江南西南都不一樣。商行一家就夠了,沒有必要擴張。”
像是在燕北那樣的地方,一家商行都還需要採購當地的東西銷售,生意還不算好勉強過得去而已。所以她是不會再勞民傷財的去在燕北城裡擴張餘家商鋪的。
對於餘家商行‘水土不服’的地方,她走得不用太快。慢慢摸索一步一個腳印才是王道。
餘九的一襲解釋餘巧鳳應該是聽懂了。她點了點頭,很認可餘九的話。果然餘九不愧為上百家餘家商行的決策者,謀略眼光看得比常人都要遠很多。
兩人將視線從燕北之地移了回來,餘九憑著記憶,在一座叫做臥丫山的地方做了一個標記。
“這裡有什麼特別的嗎?”
“我每一次從武城前往騎岸鎮,都會經過這片山地。”
“山地?”
“是,這裡的土質很肥沃,而且山不高全都是土,山泉水從山上流淌到山下的湖中。”
“九弟是想?”
“我們餘家的糧油都是跟各家農戶收購的,陳家也是。但是陳家是做大宗買賣的,他們收購的農戶都是固定的。我們若是隻想著憑收購來跟他們抗衡,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九弟是打算?”
“在臥丫山這裡。”
“什麼?”
“開山造田,自己種地。製造由生產到銷售一條線的餘家糧油。這樣我們不僅能夠保證貨源,還能夠保證價格會比一般的散賣著低一些。”
“開山造田?要在一座山上?將一座山挖平?”
“沒有將它挖平,我們可以在高處種上麥子,在湖邊種下水稻,再一些無法種麥子跟鍾水稻的地方種玉米與大豆。”
餘九此時覺得若是她當初念大學的時候讀的是農業學院那該多好?就算不能研發出高產稻,但絕對不會像現在這樣憑著滿腔熱血瞎子過河。只不過轉念一下,當年南泥灣都能成功,她若不放棄也一定能夠成功。
喜歡權傾天下:王爺,請自重請大家收藏:()權傾天下:王爺,請自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