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到頂,有一座巨大的石制拱門,拱門正上方刻有“銜風廷”三個大字。門內便是一座一座的木屋,型式典雅美觀。
進了石拱門,就像進到了一處大戶人家的莊園一樣,綠植挺立,四季長青。
屋前人來人往,林一峰聽這位宗主說,銜風廷如今人數只有不到二百人,幾乎都是從山下鎮子裡挑選出來可以踏上修道之旅的男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今的銜風廷除了這位宗主,還有長老一名,親傳弟子兩名,現如今恰好有事在身都不在廷內,林燁便是帶著這位外來道人四處閒逛去了。
銜風廷雖說是一仙家宗門,但是在其餘勢力較大的仙家來說,可以稱為一處修身養性的景點了,所以林燁帶林一峰去的第一個地方,便是立在一棵看上去似乎有百年樹齡的榕樹之下的石碑處。
碑前花兒朵朵,碑上好字好句。
林燁向其介紹了一番這塊長長的“華豐碑”,上面密密麻麻的詩詞詩句,挑選了幾句向其介紹了一二。
再往西走,有一座百波府,臨水而建,好幾年前,府中一位鶴髮童顏的藍衣男子在此雕刻下了一句。
十里青山行畫裡,雙飛百鳥似江南。
字型刻的是啟體,極為賞心悅目。
還有一處名為紫波洞的仙家老祖,早年帶著自己門下的門生東遊而歸,恰好路過萊春山,登廷拜訪,那時破天荒的大日懸空,便是刻下了一句。
山映斜陽天接水。
字型為黃草,如同雕刻玉石一般。
林一峰一路看了過去,竟是在右上角上見到了一種極為熟悉的楷書字型。
那是大泉王朝的專用官文字型。
刻字的內容與景色竟是毫不相關。
臨江之畔,璞石無光。千年磨礪,溫潤有方。
林一峰摘下斗笠,笑了笑。
林燁見身旁這位年輕公子摘下斗笠後的模樣,之前的一切猜疑都煙消雲散了。
大宗仙家後生無疑了,身份地位還不低的那種,琢磨著估計是外頭那座道觀出來雲遊的仙師。
“不知林宗主,晚輩能否也刻下幾句?”
道人重新戴上斗笠,朝林燁說道。
“自然可以。”
林燁從袖中掏出一支銀色刻刀交予這位道人,後者接過後道謝一聲,便是站在石碑下思索起來。
林燁很是期待,默默陪伴在這位道人身旁。
半炷香後,這位道人便是挽起袖子,在右上角偏下的地方開始豎著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