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王寶和隨藝術團到香港九龍藝術中心演出,時任香港特首的董建華看完表演,稱王寶和為“鬼手”,並提筆寫下“三仙歸洞、五指詭奇”,香港翡翠臺、鳳凰臺、大公報等媒體也爭相進行了報道。董建華稱其為“鬼手”,從此王寶和“鬼手”的雅號便不脛而走。
王寶和的絕技,很大程度上受到上輩的薰陶和教誨。他爺爺是有名的卸索大王王玉林。”老人家是“天橋八大怪”之一,因為他會一手絕活――卸索,也就是現在講的縮骨術。
王玉林靠著這一手絕活,幾十年來帶著全家跑遍了整個中國,並將這絕活傳授給了王寶和的父親。
他父親除了精通縮骨術外,還會中翻、水流星、飛叉、魔術、三仙歸洞,還有深喉紉針術等。王寶和6歲開始跟著大人練功學藝,深喉紉針術和縮骨術很苦,練了多年才練成,因為在那個年代沒有點真本事,根本混不飽肚皮。
為了餬口,王寶和把雜技世家的絕活學到了手。經過數十年的揣摩和苦練,他終於把祖輩傳承下來的絕活發揚光大。尤其是“三仙歸洞”王寶和練得出神入化。超乎常人得勤奮和悟性,成就了王寶和快得讓人眼花繚亂的“鬼手神功”。
當年中央電視臺用三臺攝像機同時對其拍攝慢放,都未能破解其中奧妙,他也因此被尊為吳橋“江湖八大怪”之首。2007年王寶和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
莫奇看了一遍資料,其實他對鬼手早有耳聞,師傅說過這個奇人,號稱史上最快手!
“李斌已經聯絡上王寶和的徒弟,也是本家一個侄子,叫王鵬。聽說深得老爺子真傳,水平不錯,手法很快,明天就來見見面。”
莫奇點點頭,他無所謂,現在他恨不得直接就跟鬼手王寶和交流一下,自己也是苦練多年的手法,加上魔術快手的強化,看看誰的手更快!
“還有昨天第二期節目播出,收視率破1 . 5 ,觀眾反應很好,多虧有你啊!”
孫一凡親自給莫奇滿上茶,自己也美美品了一口,輕松的靠在沙發上,一臉享受道:“真沒想到一個小眾魔術竟然有如此魅力!我幹媒體也十幾年,第一次有節目兩期連破收視率紀錄,你不愧是創造神奇的魔術師。”
莫奇微微一笑,沒有說話,收視率對他來說只是一個標準,昨天系統增加了三百多點崇拜值,已經快一千五,離開啟新許可權越來越近,這點才是他最期待的地方。
孫一凡暗自點頭,方誌國曾經說過,莫奇心很大,大到一般人想不到的地步。現在看來果然如此,不過也正常,自己也算見多識廣,可也被莫奇所震撼。年輕有為,人品謙和,用腳後跟也知道必成大器。
第二天上午莫奇來到電視臺,見到李斌和一個三十出頭,身材不高,一臉精明的年輕人。
“這就是莫奇,我見過水平最高的魔術師!”
李斌首先介紹莫奇,評價很高,然後指了指身邊的人道:“他叫王鵬,鬼手王寶和前輩的關門弟子,深得老爺子真傳,大家以後多交流交流。”
兩個人客氣的寒暄幾句,王鵬對莫奇很好奇,前天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可李斌大加贊賞,一直贊不絕口。
自己也不傻,網上找了一些莫奇的影片看過,也很驚訝國內什麼時候出現一個水平這麼高的年輕人?
雖然節目都是街頭魔術,中間可操作的空間很大,但李斌是什麼人?資深主持人,不說別的,光魔術節目最少幹過好幾期,就連劉一謙都是好朋友,在魔術圈很有人脈關系。
就算是自己也要經常請人家吃飯,希望能多點上電視的機會,一個這樣的人竟然對莫奇不吝贊美之詞?王鵬自然要多加重視,客氣道:“很感謝我斌叔介紹這次難得機會給我,能參加咱們魔幻大擂臺是我的榮幸。一會孫總監和莫兄弟賞個臉,一起吃飯?”
莫奇暗自點頭,這個王鵬挺會做人,態度擺的很低,中午四個人一起吃飯聊天,算是熟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