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後一看,孫旭卻是完好無損,身上幹幹淨淨地跟在關興身後。
眾將忙上前扶著,擁進大帳,有的上前給關興寬袍卸甲,有的給孫旭敬茶奉茗,忙個不住。
諸葛亮等待二人喘息定了,才開言問道:“子平,你到他陣中,探的如何,此陣可破得?”
孫旭答道:“此陣果然有些門道。一進陣去,猶如下了地獄一般,天昏地暗。共有一臺三門。一臺為主陣之人,三門為三才之勢,各有奧妙,各有變化。凡人若進,死路一條。若非安國有壽亭侯顯聖,也難以倖免。”而後又細細將關興沖陣經過說了一遍。
眾將聽了,先是驚嘆此陣威力,又是贊嘆關興武勇難敵、命大福洪。
“子平,若此陣不破,恐漢軍難以寸進……”諸葛亮道。
“丞相,此陣可破,只是我一人力有未逮,須請得兩人相助。”孫旭道。
諸葛亮問道:“哪兩人?”
“不是別人,正是沔南隱士與水鏡先生。”孫旭笑道。
諸葛亮聽了二人姓名,驚訝道:“我岳父與司馬先生?”
孫旭道:“正是。”
諸葛亮思量片刻,匆忙寫下了兩封書信交於孫旭,道:“既如此,子平可速持我手書去請二位先生。”
孫旭聞言,徑出軍帳,一縱身形,早架起一道祥雲,往荊楚之地去了。
半盞茶時,孫旭已到雲霧山,只見此地山水秀麗,是一處修道的所在,遂落下雲頭。
走不兩步,卻見一座洞府,上書“玉龍洞”,石門半開,從裡頭走出一個青衣小童。
小童一抬頭,見了孫旭,問道:“尊駕可是從長安而來?”
孫旭笑道:“正是,我欲見黃承彥先生,煩請通報。”
小童道:“先生早知你要來,隨我進去吧。”說完便引著孫旭進了洞府,只見一位老者坐在蒲團之上,正是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
孫旭見了,道:“先生請了,在下孫旭有禮。”
黃承彥道行已深,早已窺知天機,趕緊起身道:“區區老朽,哪裡當得先生一禮,不知先生何來?”
孫旭聞言,將來意說了一遍,又將諸葛亮手書拿出。
黃承彥聽罷,心中不悅,孫旭身份尊貴,他不能說,只好罵起了諸葛亮,說道:“這個孽障!人家招個女婿,即便不能光耀門楣,也讓岳父臉面有光。他自幼深明易理,又得我與司馬德操指點,豈會不知天意不在漢?
可是他卻因身負劉玄德承諾,屢屢逆天行事,如今更是要斬絕北方龍氣,這豈是明道之士所為?”
孫旭聽著這怨氣重重的話,笑道:“老道,你就說去不去?!不去,我找別人了!”說著就要轉身。
“先生親至,小老兒豈有不去之理?”黃承彥剛才還是一臉的不悅,此時已是換上了一副笑臉。
黃承彥本意只是矜持一下,讓孫旭能夠折節一下,學當年劉玄德三顧茅廬請他出山,日後他說出去也是臉上有光,哪想孫旭卻是直接要走了。這可是難得的證道之機,如果沒了,此生哪知道還有沒有,若不抓住,定然悔恨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