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出聲,那光亮就逐漸轉移到屋子外面了。
孫旭起身透過窗紙往外一看,發現那光亮在寺廟大殿前的臺階上固定了下來。
見了這光,那些構成佛殿臺階的石條,都“嘣嘣嘣”地紛紛像人一樣站立起來了。
一陣陰風襲來,捲起了許多樹葉、塵埃還有些破窗上的窗紙,飛落到站立著的石條上,就像被粘住了一樣,就算還有陰風吹拂著,卻絲毫不再動彈了。
忽然,那些站立的石條慢慢地開始變形,隱約間看去似乎都是人形。
同時,窗紙也慢慢地拉長,變成了衣物遮蔽石人的身體;那些塵埃就化作他們的頭發,樹葉則變成了石人的五官。
不一會的功夫,這些石頭化作的人就真的完全成了人形。這些石人,典雅斯文,個個現出文人學士的樣子。
孫旭數了一下,這群人有十七人之數。
他們一變好,便有模有樣地相互作揖行禮。然後就走到院子中間,有的倚牆而立,有的席地而坐,就在院中高談闊論,討論的話題也是豐富多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眾人說著說著,忽然一人往孫旭的方向看來,正好對上孫旭的面容。
餘下的眾人被他的動作一引,都朝孫旭看來。
孫旭被他們看著,也不好不答話,便走出房門,肅然而立,跟眾人道:“你等都是哪裡的鬼怪,怎會在此處擾人清淨?”
眾人被孫旭一說,卻靜悄悄的,沒有人立馬回話。
過了片刻,才有兩個領頭模樣的人出來,跟孫旭拱了拱手,道:“先生,非是在下兄弟眾人故意攪鬧,實在是在下等人生前便好附庸風雅,死後又無處棲身。只好將鬼身與這佛殿前的石頭融為一體。”
他們生前都是些書生、文吏,死後多年也不曾為惡,只是此廟近些年荒廢了,所以他們才能以鬼身與石頭相融。
此前孫旭在劉府時,為了消除劉府的禍患,想將所有鬼怪引出來,又怕走了鬼怪,所以隱藏了自己的實力。而現在的孫旭所處不過是個荒郊野嶺,並無人煙,卻是沒有顧忌了。
孫旭問道:“你們可有姓名?都是何時的人物?”
眾人一來不是鬼怪化形,二來生前都有一股錦繡文章,死後也常常高談闊論,見孫旭一表人才,修為也深不可測,雖然是驟見孫旭,卻都是恭敬異常。
為首二人便出聲一一言了眾人姓名,他們大多是複姓,諸如司馬、歐陽、上官等,不一而足。有的是前朝人,為首二人則是武朝之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