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旭本想著先放了李察哥一馬,日後若他有絲毫對大宋不敬之事再處決了他。可見他竟然願把西夏最肥沃的土地都獻給大宋,只留一些蠻荒之地稱王,如此懂事的傀儡,怕是比宋人更忠於宋國,也就不用再擔心了。
之後,在李察哥的幫助下,宋軍很快就穩定了西平府的局勢。再加上喬峰大軍擊潰了諸路援軍,西夏短時間內已經集結不出重兵了,奪下國都懷慶指日可待。
稍作休整後,孫旭分撥出來一些士卒用來鎮守西平府,自己帶著李察哥、及其屬下的降兵為前導,直撲懷慶。
一路上所過州府,有的望風而降,有的還想抵抗一下。
可當李察哥上前,站在城下高呼一聲“連孤都降了大宋,何況你等?快快獻城!”後,那些想要抵抗的州府官員見晉王都投降了,猶豫片刻後,也就都開城歸順。因此,孫旭他們沒有費一兵一卒,就到了懷慶府附近。
而在李秋水敗逃回國都後,知道孫旭不會就此罷手,便和李乾順一同集結眾臣商議。
可是西夏精銳兵馬盡數折卻,宋軍太過強悍,連晉王都投誠了,這等局面已經不是一戰能夠挽回的。就算想要硬拼,短時間內西夏也無法再集結大軍。
於是,有人上奏,想請國主去乞和,仍舊向大宋稱臣。畢竟此次宋軍出兵的名義便是西夏背宋事遼。也有人上奏說,遣使往大遼求助,讓大遼發兵解救西夏。
李乾順也拿不定主意,索性雙管齊下,兩邊都派出了使者。
然而,沒過多久就傳來訊息稱,遣往宋營的使者在半道上就被李察哥派人給殺了。
李乾順真是恨得咬牙切齒,想不到這個弟弟竟然比敵人還狠,一心要將自己逼上絕路!
而大遼那邊的使節也傳回訊息說,大遼因其本國國內局勢不穩,無意出兵。
兩邊皆徒勞無功,還白白耽誤了這些時間,眼看孫旭大軍已經兵臨城下了,李乾順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
正在群臣不知如何是好之際,太妃李秋水忽然獻上了一斬首之策:
李秋水雖然在縹緲峰敗於梅蘭竹菊,可那時並未與孫旭交手。她看孫旭溫文爾雅,一股子的書生氣,覺得他不過是個陣法大家,就算有些武藝傍身,還能打得過她?
於是,計劃在夜間,先用國都中的剩餘兵力前去攻擊宋軍,吸引宋軍大部的注意力。她這邊則親自率領一品堂精銳高手,趁亂潛入宋營,暗殺孫旭。孫旭若死,宋軍群龍無首,必定不戰自潰!
到了子夜時分,一切按計劃進行。
只見從沉寂許久的懷慶府中突然殺出無數軍馬,引得宋軍有些措手不及,慌忙迎戰。
李秋水見夏軍纏住了宋軍,便帶著一品堂四大惡人悄悄往宋軍帥帳方向而去。
到了帥帳時,卻見帳中燈火通明,除了孫旭別無一人。
孫旭安靜地坐在帳中,手中拿著一冊古籍,看也不看李秋水一夥,淡然道:“太妃,別來無恙。”
“孫元帥,闊別已久,今日妾身前來拜會!”李秋水輕撫帳門,看著孫旭如同看籠中獵物一般,嘴中說出的話,卻是婉轉輕柔。
“呵呵,當日孫某在縹緲峰上說的話,看來太妃是忘了。所以孫某才親提大軍,兌現當日所說。”自始至終,孫旭目光不離手中的書,只是右手手指輕彈帥案。
李秋水見他竟然到了這份上,還如此有恃無恐,冷笑道:“孫旭!今日不是縹緲峰,你也沒有劍陣相助,我卻有四位高手助力。還不乖乖引頸受戮?”
說完也不再廢話,喝令幾人齊上。畢竟夏軍那邊只是牽制之用,時間久了,定會有宋將回援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