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原是富家小姐,家道中落,被父親託人送到此地。
偶然間看到父親曾經的同僚好友,想要找人家幫忙救父親。結果被人家關起來,大小姐直接懵了。
好在村裡人顧忌,見她幾日不出現尋人找她。
能救她的人,卻提了要求。
想讓她替自己女兒沖喜,姜秣想要獲得自由,無奈只得答應這個要求。
只是出嫁當天,那人就一命嗚呼。
婆家人認為大小姐不祥,轉手又將她賣了一道。
大小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性子又驕縱,受了不少磋磨。終於在某一天,毒死了那家人。
思緒理到這裡,姜秣眼中劃過深思。
這恐怕就是謠傳。
若真是她下手,這些人必不會用如今這幅模樣對她。
不說不嚴加看管,也不能讓她這麼自由。
裡頭門道深著呢……
“趙嬸,你對我好,我都知道,等宋三回家,我們兩人上門感謝。”
趙嬸願意給姜秣講這些,當然不滿足一個小小的感謝。
宋三離家多年,有沒有命活著回來都還是事。
若非他夠瘋,也不至於逼得他家裡人給他娶個媳婦綁著吸血。
趙嬸遂打著哈哈揭過這茬,“嬸子就喜歡你,跟宋三有何干系?瞧著你跟我閨女似的,也是我沒福氣,沒能生個女兒出來同我作伴。淨是些混小子,否則也跟你現在一樣,嬌花一般。”
姜秣聽出她話裡話外隱藏的自豪,曾經那些宗室婦人最喜用這話來暗諷她。
後來,一個兩個一起玩捉迷藏去了。
且不說她往後和宋三如何,此時她還是他的新婦,何故來得毫無干係?
說話間,二人已然到了宋家。
門口孩童,睜著明亮大眼,一轉不轉盯著自己,充滿好奇。
趙嬸從兜裡抓出一把糖,露出心疼模樣,遞過去,“小慧,告訴你奶奶,你三嬸來了!”
順道也遞了一個給姜秣。
“別跟嬸子客氣。”
初來乍到,姜秣自然不理解為何趙嬸會為一顆糖果而感到優越。
她還未曾感受當下世界的美好。
院子不大,小孩報信的嗓音尖銳,洪亮。
姜秣在門口聽得一清二楚。
宋二嫂熱情奔出來,攙扶著姜秣,“弟妹趕巧來,還沒吃飯對吧?”
“阿婆在屋裡歇著,我引你進去!”
她說完,才佯裝剛瞧見趙嬸,可惜道,“嬸子,您也陪著啊!家裡就這幾口人,沒準備您的東西。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