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說的是失蹤,但圈內都知道,裴夫人跟著白月光私奔跑了。
丟下一歲的兒子,拋棄自己的丈夫,不顧一切就那麼跑掉了。
都要面子,這事兒倒也沒有被大肆傳揚開。
就這麼過了三年,裴夫人沒有回來。
在裴錦淮四歲的時候,裴光年也遇到了這輩子第一次心動的姑娘。
這人就是孟時初的母親,孟伶。
孟伶不是京都人士,父母雙亡,手握鉅額遺產,名下有屬於自己的產業。
自信,獨立,漂亮,還年輕。
像是小說女主似的成功女性,追求者眾多。
而孟伶瞧中了風評頗佳獨立帶娃的裴光年,兩人墜入愛河。
孟伶大氣,對裴光年的兒子裴錦淮視如己出,一次意外,為了救裴錦淮,孟伶失去了一根手指頭。
兩人感情穩定,熱戀五年有多,孟伶的事業也越做越大。
正是談婚論嫁時,裴光年私奔的妻子回來了。
法院是判了離婚的,但架不住人鬧。
前妻鬧得太兇,也鬧得很難看,偏偏孟伶又是一個拿得起也放得下的倔強性子,她被鬧得煩了,放棄了裴光年,轉移產業離開了京都。
前妻以為自己和裴光年有個兒子維繫,孟伶又走了,就能復婚。
可真正愛過一場的裴光年已經不願意在情感和婚姻上將就,自此孑然一身到現在。
故事不長,卻足夠顛覆下一輩人的想象。
他們雖然都覺得孟時初不錯,她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卻也覺得她的母親的確是為人不齒的小三。
竟是不知原來被時間埋葬的,是這樣一段合乎於情理的故事。
霍徹也陷入驚愕之中。
因為這些事情太過敏感,他沒向孟時初問過,孟時初也沒有主動說過。
她從不在乎別人說她出身不好,因為更多的人也不在意她到底出身正不正當。
霍徹在失神中,被老太太喊走。
後院的藤架下,老太太對霍徹說,“那年你爺爺還在,他帶我出遊,在山上看日落遇見過孟伶,她當時懷孕三個月,應該是才發現,在猶豫要不要生下這個孩子。”
奶奶嘆息一聲,“我遞給她紙巾,她向我這個陌生人詢問意見。”
“奶奶您怎麼說的?”
奶奶眉眼展開,“是你爺爺告訴她,拋開那個男人只談孩子,這個孩子她養不養得起,會不會給她生活帶來可能更多的不幸福,如果養不起,如果不幸福,那就放過孩子,還放過自己。”
老頭子對孟伶說:姑娘,你得先是自己,才是女兒,才是母親,才是妻子和任何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