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樂陽的身份可了不得,他自己透露了,倉河幫背後神秘的樂幫主就是簡樂陽本人,以樂幫主現身不過是為了方便在外行事,所以哪怕顧閔對倉河幫的底細瞭解得並不多,但從面上的倉翠閣、南北匕貨運以及玻璃買賣這三樣,就可以知道倉河幫的財力有多雄厚了,顧閔都不得不佩服這個哥兒。
不過這背後的底細目前就不必詳細告訴其他人了,現在就老太爺和他兩人知道,連二弟也是第一次見簡家人。
大夫人抽了口氣:“這是說,陽哥兒在倉翠閣裡有份子?聽說倉翠閣雖是謝公子在經營其實背後真正的東家是倉河幫,陽哥兒和倉河幫關系菲淺啊。”
顧尹林、顧尹真和顧尹泉則聽得兩眼放光,倉翠閣的名聲他們早知道了,甚至還特地去過,沒想到簡樂陽和倉翠閣還有關系,難怪能拿岀這麼多琉璃首飾,就是送給大夫人二夫人的首飾,上面的寶石也是難得的珍品。
顧閔解釋說:“應該是吧,表弟說過,陽哥兒出面在他們那邊開了幾個鋪子,專門賣南北貨物的,沒有這層關系可拿不到這些貨物。”
大夫人驚嘆道:“這孩子真不錯,小小年紀將整個家支撐起來了,可有婚配了?可惜咱家的小輩,依我看降不住陽哥兒啊。”
大夫人看了看自家兒子,顧尹林條件當然不算差,在京城裡也能娶到名門閨秀,可相比於簡樂陽,她真不看好自己兒子能降得住這樣的哥兒,否則親上加親豈不是美事?大夫人看向自己兒子的目光裡帶著遺憾。
顧尹林抽搐嘴角,他很想硬氣一回呢,但不得不說他娘看人目光挺準的,在簡樂陽面前他有點氣短。
顧老太爺和顧閔則是不敢想這樣的好事,不過如今簡冬認了顧家的門,簡樂陽也相當於自家人了,所以有沒有小輩能娶到簡樂陽也不是那麼重要的事了顧老太爺看了眼長子,兩人腦中一同想到祖上顧雲清,顧雲清就是太強了,超過世上男兒許多,到最後一生未嫁人守著顧家,雖說這其中有當初太祖的緣故,但也未嘗不是那些男人忌憚顧雲清,不願意被一個哥兒的鋒芒壓過自己。
如今大興的風氣越來越保守,顧雲清那時尚且如此,現在只會更加糟糕,所以簡樂陽的婚事,太難了,如果婚配物件不如意,依老太爺看來,簡樂陽也未必願意嫁,何況也沒人能做得了他的主。
“老太爺,“管家匆匆趕來,稟報了外面的訊息,“小的打聽到南平伯府的訊息,姜家族人大鬧伯府,伯夫人吐血昏迷不醒,南平伯要拿劍砍了罪人陳氏,被匆忙趕回府的世子攔住,世子求情不成,將陳氏帶離了伯府,現在的姜家族人正鬧著要南平伯另立世子,將真正的嫡長子接回府。”
“哼,烏煙瘴氣要砍還能連一個婦人都砍不成?”顧老太爺不屑地譏諷道,“還有那個不爭氣的,就只會吐血昏迷?難不成讓別人給她收拾爛攤子?自己作的孽自己擔著吧。”
顧家人一聽便明白,老太爺這是不準他們插手南平伯府的事。
“父親,需要跟表弟說一聲嗎?就怕那些姜家族人會鬧到表弟那裡。”顧津擔憂道顧老太爺擺擺手說:“不用,你表弟想必已經知道那府裡的情況了。”
顧津詫異,簡家人剛進京城訊息這麼靈通?顧閔無奈笑了笑,陽哥兒手裡握著的勢力比顧家都強,以後顧家說不得要仰仗陽哥兒一個小輩。
“不過把那府裡盯好了,有些事情你表弟不好多說什麼,他輩份在那兒,該我顧家和我老頭子出面的時候,就得出頭,免得讓姜家人以為我們顧家是好欺負的。”顧老太爺又吩咐道管家連忙下去交待。
顧家人散去,顧閔隨老太爺去書房,顧老太爺擔憂道:“那些事情先別跟你二弟說,我看老二媳婦,唉,不太滿意啊,幸好兩個孩子沒教得像他們姑祖母。”
顧閔點點頭,他也看出來了,弟妹對陽哥兒不太滿意,弟妹出自書香門第,接受不了簡樂陽這樣強勢的哥兒,更別說還拋頭露面當家作主。據顧閔所知,弟妹是很樂意將泉哥兒嫁進高門大戶的,可嫁過去會是件好事?她以為泉哥兒生得像祖上就是可以依仗的資本?殊不知頃刻間也可以成為禍事。
父親也正是一眼看穿弟妹的用心,才會說出雙生子的親事得由父親來張目的話。
幸好二弟的想法跟弟妺不一樣,二弟會看著他媳婦的。不說也好,免得二弟不小心說漏了嘴。
如二人所料,回房後的二夫人叫孩子們下去,在顧津面前抱怨起來:“一個哥兒這樣招搖幹什麼?你看他跟個男人有什麼分別?父親還讓泉哥兒跟那哥兒多走近,豈不是要把泉哥兒也帶壞了?好不容易回京城來了,以為能給他們說門好親事,可沒想到現在我都作不了這個主了。”
顧津擰眉說:“我看陽哥兒那孩子挺不錯的,沒有他撐起簡家,表弟一家還不知道過的什麼樣的日子呢,也未必能和我們家相認,我們顧家也要一直被南平伯府的妾室糊弄一輩子。”
他雖然不明底細,但能看得出簡樂陽並不簡單,他父親和大哥明顯對簡樂陽非豐常欣賞,並非完全將他當晚輩來看待的。
“父親也是為了真姐兒和泉哥兒好,我知道你的心思,可我也不贊同。”當初他就反對,可夫人還是擰著來,幸好父親看出來出聲反對了。
秋氏氣極:“難道你要我們的孩子跟你一樣在那種偏僻的地方一窩就是七八年?明明事情都過去那麼多年了,顧家還守著老規矩做什麼?你也不為咱們的兒孫想想,要讓他們一輩子出不了頭?”
“你就想出頭,說不定是讓我們顧家毀家滅門呢?沒那個本事去爭,那就老老實實地過日子。”顧津私下裡跟秋氏爭過不止一回了,心裡也不快,離了房間也一頭紮進書房裡了,以前對秋氏多有謙讓,心存愧疚,沒想到讓她生出這樣的念頭,早知還不如外放不回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