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景秀回頭看著我,秋桐也回頭看著我,兩人不約而同都皺了皺眉頭。
“你在嘲笑他們嗎?”金景秀看著我說。
秋桐沒有說話。
“我……”看著金景秀不快的神色,我有些尷尬。
我立刻意識到,不管那邊如何破落貧窮,但卻是她們共同的祖國,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雖然她們痛恨獨裁者,但卻不會嫌棄自己的民族,卻不會不愛自己的祖國,顯然,我剛才的話讓她們多少都受到了一些刺激,傷了她們的自尊。
我知道我是傷了她們共同的自尊,但金景秀卻不知道秋桐此時的想法,因為她不知道秋桐朝鮮人,充其量她只知道秋桐是鮮族人。
但似乎她也理解秋桐對我不悅的神情,因為她們都和對過那個國家是一個民族。
金景秀看了我半天,接著說:“雖然這個國家很落後很衰敗很貧窮,但卻是我的祖國。雖然我現在韓國,但我知道,韓國和朝鮮都是一個民族,我們的心裡,無時無刻不渴望著國家和民族能夠統一。”
“金姑姑,你是朝鮮人?”秋桐說。
“是的,我出生在朝鮮,我的故鄉在鴨綠江岸邊。我現在人在韓國,因為我是一個脫北者。”金景秀淡淡地說:“我以為你們早已知道了,我以為敬澤告訴過你們了。”
“你是脫北者……你……你出生在鴨綠江邊。”秋桐結結巴巴地說。
“是啊,我是脫北者,我和你都出生在鴨綠江邊,我們是同一個民族,只不過,我在江那邊,你在江這邊,只不過,我們的年代不同。”金景秀笑了下。
“我……我……我出生在鴨綠江……江邊。”秋桐喃喃地說。
“是啊,我不是剛才說了。呵呵。”金景秀用溫和的目光看著秋桐。
“金姑姑,你為何成為了脫北者?”秋桐又問。
金景秀的面部表情微微一顫,沒有回答秋桐的話,而是將目光又轉向了江面,怔怔地看著滾滾而去的江水。
我知道秋桐的話觸動了她內心深處的累累傷痕,觸到了她深埋於心底的傷痛。
秋桐似乎意識到自己這個問題問地有些不禮貌,忙又說:“對不起,金姑姑。我不該問你這個太私人的問題。”
金景秀看著秋桐,笑了下:“秋桐,我沒有責怪你問這個問題。其實,我想告訴你,每一個脫北者的背後,都有一個不堪回首的故事,每一個脫北者,都是被逼無奈才走的,有的是為了生存,有的是為了信念,有的是為了更好地活著,有的是為了親人的安全,有的是為了逃避政治迫害。如果不是被逼無奈,沒有人願意離開自己的家鄉,離開自己的祖國。所幸,我在韓國,也是在自己的祖國,韓國朝鮮,都是我們鮮族人的祖國。”
秋桐默默地點點頭。
我此時大概能猜到金景秀當年為什麼要脫北逃到南方去,應該和老李有關,如果不是老李的拋棄背離,或許她不會到韓國去。當然,至於她到底遇到了什麼磨難,到底遭受了如何的災難,到底是如何冒著生命危險越過戒備森嚴的三八線到了韓國,我一概不知。
想到我剛才奚落的那些話,我對金景秀說:“金姑姑,我為自己剛才的話向你道歉。對不起,我不該說那樣的話。其實,在我的內心裡,我是深深熱愛朝鮮人民的,我對朝鮮人民是特別有好感的,特別是——我無喜歡著鮮族人民的美麗女兒。”
說完這話,秋桐的神色突然有些扭捏,她聽出了我的話外音。
金景秀笑了,說:“小易,我和秋桐都是鮮族人民的女兒,秋桐是如此的美麗,你剛才說的喜歡鮮族人民的美麗女兒指的是秋桐嗎?”
秋桐的臉色有些發紅,金景秀不動聲色地看了她一眼。
我咧嘴一笑:“金姑姑,秋桐很美麗,你同樣也很美麗,我說的那話是泛指,不說其他的,在我眼前,你們倆都是。”
秋桐抿嘴笑了下,看了我一眼。
金景秀笑起來:“小易,你很會說話,謝謝你的讚揚。來,我們照張相?”
秋桐拿出相機,我先給她們倆照,單獨照完又照合影。
“來,金姑姑,秋桐,你們倆看著我。”我拿著相機,看著取景框裡的金景秀和秋桐說著。
秋桐自然地挽起金景秀的胳膊,身體靠近她。
“哎。好,好,看著我,笑一下。”我說。
不約而同,兩人都微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