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之下,最好的辦法是根據集團黨委的要求,提高後勤服務心的工作效率。 所以,我認為,後勤服務心應該定位於公司整體機構的補充,在事權,應該和公司統一,其人員也不能獨立於公司之外。
關於財務,我認為,基於事權和人事安排是統一的,財務也應該統一於公司,出納還是公司的出納,會計還是公司的會計,簽字也應該是一支筆,公司一把手不簽字,不許開支。我的意見是這些,想到什麼講什麼。”
我說完後,看了一眼大健兄,他正陰沉著臉記筆記。
以前開會,他是從來不做筆記的,這次孫東凱來了,他開始裝逼了。
“趙總說說。”秋桐說。
趙大健抬起頭,努力讓自己笑了下,然後說:“我談點不成熟的看法。我的意見和易總有點不同。我們成立這個服務心之前,到兄弟市區報業集團都去考察過,普遍的運作方法不象易總所說的那樣……
我個人認為,從管理來講,服務心和公司機關混在一起,恐怕會出現混亂、扯皮、低效。所以,關於事權,我主張還是要吸取教訓,不要犯別人已經犯過的錯誤,還是獨立的好。”
秋桐點點頭:“趙總說的有一定的道理。”
趙大健接著說:“關於人事安排,我認為,以後心將承擔非常繁重的工作任務,業務也會十分專業化,需要招聘較為專業的人員來做,如果和公司機關的人員一起,不利於專業化,也很可能導致服務心的工作不能按既定計劃完成,或者完成得不好。”
孫東凱在這裡坐著,趙大健講話似乎顯得很規矩正統,說的有板有眼的。
趙大健繼續發言:“關於財權,根據我到省內其他兄弟地市報業集團發行公司地方考察的結果,他們大部分是獨立的,所以要獨立,是因為這樣做符合心的定位,如果財務不獨立,這個心不是一個完整意義的服務機構。
這裡順便說一下,我現在講這個話,好象自己在爭權,因為我是負責人。但我講的是對事不對人,無論哪個來當這個負責人,都要有簽字權,如果現在作調整,我不當這個負責人,我也還是這樣講。我的意見這些,考慮不成熟,主要是秋總定!”
趙大健突然表現出了很高的風格,對秋桐表現地也很尊重。
孫東凱神色平靜地坐在那裡看著。
秋桐開始發言:“講完了?有沒有其他意見了。沒有了那我來講兩句。我的看法,今天我們專題討論服務心的規範問題,我們的出發點,肯定是有利於工作,這個工作,不僅是服務心的工作,也包括公司機關的工作,我們三位,都是公司的領導,問題當然要考慮得全面一點,要顧全大局。
這一點,我認為易總的分析是很正確的,他講清楚了我們為什麼要成立這個服務心,為什麼?主要是為了解決後勤保障的問題,保證公司整體工作的有效高速運轉。”
趙大健不屑地瞥了下嘴。
秋桐繼續說:“趙總的意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按照趙總的意見去運作服務心,當然是符合心的定位的,這樣運作下去,服務心紅紅火火,是指日可待的。
但是,我們不要忘記了一點,服務心的成立,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公司的工作實力,提高公司的運轉效率,依照趙總的意見,心什麼都獨立了,公司處處無法制約,人叫不動,錢也管不住,這與也是和孫記在集團大會提出的要求加強經營單位內部管理的指示相矛盾。
當然,在成立服務心這項工作,趙總花費了大量精力,做出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績,趙總是服務心名副其實的開國元勳,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趙總提出的這些意見,我認為,正如他所說,是對事不對人的,這一點更是不容懷疑的。
但是,從全域性來考慮,完全按照趙總的意見,肯定不利於公司的整體工作,同時也會因此影響服務心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因為畢竟服務心是受公司領導的嘛。”
孫東凱不由點了點頭,似乎也不由自主贊同了秋桐的看法。
趙大健看到孫東凱點頭,神情不由有些緊張,卻又似乎沒有聽懂秋桐的話裡所真正的意思,愣愣地看著秋桐。
秋桐繼續說:“我看可不可以這樣,服務心的規範分兩步走,第一步,按照易總的意見,公司把人、事、錢全部管起來。之後再按照趙總的意見,人、事、財逐步分離,但是有個前提,這個前提是條件成熟了。
目前階段而言,我認為還不成熟,因為公司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正是需要人手的時候,心的編制和人員還有事務必須牢牢掌握在公司的手。總之,為了顧全大局,我認為,分步走的方案可能會較好。”
大家都沉默,趙大健欲言又止。
秋桐說:“兩位還有什麼意見?”
我看了看孫東凱,他眼裡都是贊成的神色,看來,他對秋桐的思路是認可的。畢竟,他是集團的一把手,雖然他偏袒著趙大健,但是他還是要從整體的工作來考慮,畢竟,下面的工作做好了,也對他有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今天本來是擔心秋桐會調整趙大健的分工,擔心趙大健會被秋桐剝成光桿司令難看,所以來這裡督陣,沒想到秋桐壓根沒提調整分工的事情,而是拿理順內部管理體制來著手。而理順各經營單位的內部管理體制,也正是孫東凱在大會小會多次強調過的,秋桐這麼說,正好是在貫徹他的指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