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朵看著我沉默不語,咬咬嘴唇,輕輕退了出去。
我定定神,看完報告,然後拿著報告去了秋桐的辦公室。
推開門,秋桐正怔怔地坐在那裡,眼神裡帶著深深的迷惘。
看到我進來,秋桐的眼神一閃,身體不由顫抖了一下,接著晃了晃腦袋,似乎是要自己恢復一下情緒,然後看著我。
我走過去,將報告遞給秋桐,秋桐接過去看了看,然後點點頭,拿起筆簽字,邊說:“可以,批准他們去操作。通知財務,費用從自己站的經費裡列支。”
我點了點頭,拿過報告要出去。
“你等一下。”秋桐說。
我轉過身看著秋桐。
秋桐彎腰拿起一個袋子,遞給我,聲音平靜地說:“我午出去辦事,順便去了一趟市人事局考試心,找熟人給你要了一套考試複習教材。”
我接過去,看了看。
我不知道秋桐是順便給我要來的還是特意去要的。
秋桐在集團人力資源部幹過很久,她和人事局的人自然是熟悉的。
“我詳細諮詢過了,這次招考的模式參照公務員考試,程式和考試的內容都是。我給你要的複習教材,是公共科目的。”秋桐又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嗯。”我點了點頭。
“這次招考,報名的人很多,我打聽了下,報考我們集團的人有2000多,其報考你那個崗位的人800多。”秋桐又說。
我又點點頭,800多人爭奪一個名額,李順給我交辦的任務夠艱鉅的。雖然我對自己做事一向很自信,但是一聽有這麼多人來競爭這一個名額,心裡還是頗感壓力。
計劃經濟時代,考大學是人生的獨木橋,因為考大學畢業包分配,等於有了鐵飯碗,等於成了國家幹部。如今,考體制內的人員又成了很多人的獨木橋,大量的應屆往屆畢業生都把在體制內謀取一個飯碗當做人生的最高追求,每每有招考,都蜂擁而至。
而這部分人脫離學校不久,恰恰又是最善於學習最善於考試的。當然,和參加工作後參加考試的人相,他們也有致命的弱點,那是缺乏社會實踐經驗。
“800多人只錄取一個,你肯定有壓力,有壓力不是壞事,有壓力才會有動力,但是,也不要壓力太大。”秋桐說:“以前體制內招考的時候,我曾經多次抽調參加其的一些工作,對其的程式和內容略知一二,在這種考試的複習階段,你要注意幾點……”
秋桐開始告訴我注意的地方。
看著秋桐耐心的表情,聽著秋桐詳細的講解,我的心裡突然有了一種異樣的感覺,似乎覺得秋桐對我的心態真的和以前不同了。
“我給你說的這些,你都記住了嗎?”說完後,秋桐這樣問我。
我點點頭:“嗯,我都記住了。”
“世事我皆努力,成敗不必在我,只要自己努力了,也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秋桐又說:“畢竟,800多人,只能一個人能成功。”
“如果我不報名,我無所謂壓力和動力,但是,既然我報了名參加考試,我沒有第二個選擇,我必須要做第一。”我說。
“為什麼要讓自己沒有退路,為什麼要給自己如此大的壓力?”秋桐不解地說。
“不為什麼。”我的心裡湧起一股難言的苦楚。
“你太要強太好勝了。”秋桐嘆了口氣:“我當然相信你的能力,我當然希望你能成功。只是,我不希望你將自己置於沒有後路的地步。畢竟,人生的道路很多,並非只有這一座獨木橋。”
“如果我不起步,我有很多道路可以走,但是,既然已經踏了這座獨木橋,只有走下去,必須要走過去。”我說。
秋桐看了我一會兒,突然說:“是不是有人逼你要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