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外表對羅丹青有些兇,可王白石其實是很開心的。
畢竟羅丹青如此輕易地就找到了那片記憶碎片。
自己本來以為是最麻煩最費事的方法,沒想到反而是最簡便的。
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先檢查一下這塊記憶碎片的具體內容,之後根據腦中世界的時間線,將記憶碎片的前面一段和後面一段聯絡到一起來看,一定可是發現線索。
如果還是沒有什麼頭緒,那就繼續往前推,或者繼續往後推,最終總會搞清楚是怎麼回事的。
“白石,你的總結很有道理。”
“什麼總結?”
“就是你說的,最麻煩最費事的方法,往往是最簡單的。這是很有哲理的總結。”羅丹青向王白石豎起了拇指。
王白石也有些得意,他才發現自己這麼有才,不但會作詩,還會將數學應用到詩中,還能說出哲學家才能說出的話。
雖然作為物理專業的學生,他一致認為哲學是最沒用的,因為他自己不懂哲學,也說不出那種有哲理的話,只會死腦筋地一板一眼地學習和計算。
可是如今,他說出了有哲理的話之後,他感覺哲學還是有些用處的,至少能讓自己感覺自己很有成就感,用宋丹丹的名言就是,認為自己“太有才了”。
當然,如果他認為哲學沒有用處的話,那他也不會因為一件沒有用的事情有成就感,沒從中獲得成就感也就是說哲學沒啥用。
這是個迴圈論證。
當然,這種有用無用是對於封閉的精神世界中發生的事情的討論,這樣將其向後推演,可以說現實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物都是有用的,或者是沒有用的。
其內在邏輯是自己開不開心決定事物事物是否有意義。
“有錢難買爺高興?”王白石自語了一句。
“我聽到的這句話的版本是,有錢難買末鍋餅。”羅丹青道。
王白石不解:“我怎麼沒聽過?‘有錢難買末鍋餅’是什麼意思?”
羅丹青解釋道:“你知道彭于晏嗎,就是有好幾塊腹肌的那個帥哥。”
“知道呀,怎麼了?”
“彭于晏和姜文合作過一個電影,你知道嗎?”
王白石答道:“聽說過,好像叫《邪不壓正》,評分沒有《讓子彈飛高》,我有一次閒下來好像還在優酷上看過,裡面除了彭于晏,還有廖凡。”
“不過雖然又有影帝,又有顏值,但是裡面的打鬥總是有種瞎胡鬧的感覺,沒看懂。”
羅丹青笑道:“我當時是電影院看到,雖然裡面劇情荒誕得讓人想笑,但是總好像有隱藏的東西沒有看出了,所以我又去看了一遍原著。”
“原著?什麼原著?”
“電影的原著是章北海的《俠隱》,講的是一個叫做李天然的人,復仇殺死害死自己師傅的師兄和日本人的故事。”羅丹青介紹到:
“裡面描繪了很多老北京的風俗習慣,比如八月節春節什麼的,當然,當時是民國,北平引入了很多外國的新鮮玩意,其中還有一些中西結合的場景,比如李天然躺在四合院的院子裡,吃著羊肉大蔥的鍋貼喝冰鎮威士忌。”
“哦哦,那挺好的。”王白石還是沒弄懂羅丹青要說什麼,“所以呢?”
“所以我要回答你剛剛那個問題,‘有錢難買末鍋餅’就是從這本小說中看到的。”羅丹青答道,“當時所描繪的場景是李天然請一個外國人吃飯,烙薄餅。”
“那個餅實在太好吃了,就剩下最後一張了,李天然讓給那個老外,隨後和他說了這句話,說是北京的俗語。”
“哦,原來是這樣啊。”王白石點頭,“確實,物以稀為貴,最後的東西最為稀少,所以貴。”
“其實還有其他的原因。”羅丹青又解釋道,“你不做飯所以你不知道。”
“烙餅一般都是最後的幾張最好吃,因為一開始鍋不熱,開始的幾張上色也不好,還沒有鍋氣。”
“後面的幾張鍋的溫度已經上來了,熱鍋能極大地激發餅的面香,在表面結一層酥脆的糊嘎吱,無論是味道還是口感都好吃。”
“就算再好吃,也不一定是說買不來吧?花錢總能買來的。”王白石抬槓道。
“不不不,白石,末鍋餅不只是好吃而已,更重要的是它是末鍋,也就是說整個就餐的過程中,拿到末鍋餅的人最後才吃完,別人都要等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