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月,呂芳欣那邊竟然沒有應援團。”孫淼回到了導播室。
“資料是不可能造假的,呂芳欣的粉絲來自全國各地,全部都是散粉,並且打投的ip地址都不一致。”楊曉月皺眉道。
如果不是呂芳欣的資料是經過嚴密稽核的,楊曉月都要懷疑前者背後的公司在搞鬼。
“曉月,我想你再派出去幾個人做採訪,多找呂芳欣的粉絲問一下他們是怎麼粉上前者的,我需要搞明白。”
“…好,那我在派出一些人。”楊曉月想了想,這個呂芳欣對節目至關重要,雖然現在人手緊張,但還是派出了人。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調查,孫淼終於搞明白了。
原來很多呂芳欣的絕大多數粉絲根本不追星,他們都是有正兒八經工作的人,對明星不感興趣。
現在之所以追呂芳欣,是因為她能引起他們感情上的共鳴和對方的容顏。
感情的共鳴就是這些人看了太多的爾虞我詐,厭倦了紅塵。
看到這麼單純質樸有趣的小姑娘在追尋夢想很是共情。
再加上呂芳欣那張猶如漫畫模板的臉,讓這些大叔躁動不已。
這個發現讓孫淼和楊曉月極為激動,這說明她們的節目出圈了。
破除了粉圈的壁障,走到了外面。
“對呂芳欣的策略我看有必要調整了。”孫淼道。
“我看還是要等到公演後,這次公演基本上就是一戰定生死了。”楊曉月的語調輕淡,但語氣卻是極為嚴肅。
李科也是第一次進演播大廳
放看去全是人,舞臺頗為華麗。
棚頂全是各種金屬架子吊著的鎂光燈,照明燈,密密麻麻不知道有多少。
同時在舞臺的最前面還站著很多攝像師,有六臺攝像機,還有一臺長臂大攝像機,最絕的是在舞臺後面的電子螢幕上還有攝像機。
觀眾席上有很多人圍著毛巾,穿著一樣的衣服,兜裡還揣著三根熒光棒,另外還要拿燈牌和手幅的。
在進來之前,工作人員已經嚴格的檢查了他們的隨身物品。
工作人員只讓一部分粉絲帶燈牌進去了,並進行嚴厲的警告。
因為一來燈牌在使用不當時會出現自爆自燃的現象,二來燈牌體型過大,在使用時會遮擋後方觀眾的視線,影響觀看體驗。
一般只有歌星個人的演唱會准許粉絲帶大規模的燈牌,但都有人專門指揮使用,可不是亂來的。
這次能夠帶燈牌進去的,全是有組織的粉絲群,也就是熱門練習生粉絲群。
從這一期開始,節目組已經真正的區別對待每位練習生了。
不被關注的其實也不必怨天尤人,說到根子上還是沒本事吸引觀眾,為節目帶來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