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家小關高中,去京城的話,那可是一大筆開銷啊,現在不早做打算,難不成將來還讓我們挨家挨戶的去借錢不成?旁的不說,我大姐夫的事你們可是看在眼裡的。我娘偏心眼,供養我大姐夫和我外甥讀書,咱們老顏家的孩子反倒不供養了。”
“可不是嘛,族長,幾位長老,你們幾位給評評理,我們家小東和小關差哪兒啊?小東年歲大了,這是耽誤了,沒辦法,但是小關可聰明呢,唸書肯定沒問題,到時候,他要是能考個功名,也是咱們‘顏家莊’的面子不是?”
“我們真不是為了蓋房子自己住,就是為了蓋個作坊,做些小生意,掙些銀錢,以後給小關做趕考的路費。還有,咱老顏家的祠堂都快一百年了,早就殘破不堪了,也該重建了,等我們家掙了錢,頭一件事,就是翻蓋祠堂。”
發言的是顏北曜和顏北武兩兄弟,當然,話都是顏小熙教的。
族長便和長老們低聲商議了一陣子,開口道:“如果不是住人的話,倒是可以考慮允許你們蓋,跟街坊四鄰們把緣由交代清楚,大家夥兒不會說啥的。”
眾人酒足飯飽,族長便回家去拿了尺子,然後和長老們一起把顏小熙家周圍的這塊空地給測量了一下。
這件事情很好辦,族長很痛快地答應了他們的要求,然後帶著尺子來測量。
最後量出大概七分地,其它的地方,都有住家,顏小熙也沒強求。
宅基地要比耕地貴一些,需要五兩銀子一畝地,好處是不需要上稅。
顏小熙拿了五兩銀子出來,請顏七爺同族長打了契約,又去官府換了官契,折騰了幾天,總算是把事情辦了下來。
隨後,顏小熙便拿出錢來,讓顏小東出去採買蓋房子需要用到的紅磚,紅磚蓋房子,要比青磚便宜一些。
顏小熙此時手頭不富裕,如果全都選擇用磚蓋作坊,得二十來萬塊磚,再加上木料,她賬面上的錢肯定是不夠的,所以她決定裡邊用土坯做牆,外邊再貼上一層紅磚,反正是用來做作坊的,也沒必要蓋太好的房子。
隨後,她又打發了顏北曜、顏北武兩兄弟去召集人手,先挖地基。
顏小熙用樹枝,在地上劃拉著,告訴顏北曜和顏北武這兩兄弟該如何蓋這間作坊。
整間作坊,就是一趟房,大概二十平米一間屋,中間做夾牆,夾牆上開門,一共是五間房。
兩面夾牆中間,有一口大灶,冬天的時候,可以用來保持作坊裡的溫度,豆腐要想順利發酵,是需要溫度的。
這作坊,她準備面對面蓋兩趟,提高產量的時候,就都能用上了。
顏小熙趁著這個機會,挨著這個作坊,蓋了個小院子,小院子裡邊蓋了三間房,一間小抱廈,和一間倒座。
其中的小抱廈用來做庫房,東、西廂房暫時空著,準備將來給僱來的工人住,上房給顏小東住,剩下的一間小倒座,顏小熙準備留給自己。
她有很多事情要做,晚上得出去,現在跟李梅英住在一起,非常的不方便。
等房子蓋好了,她準備藉口看著作坊,然後搬過來。
她一個小丫頭,就算搬進新房住,想來也不會有人注意她。
剩下的地方,她打算蓋兩個棚子,用來放柴禾等雜物,冬天的時候,柴禾是不可或缺的。
看懂了顏小熙畫的圖,顏北曜嘬著牙花子道:“二妮子,你的想法是好的,可是,你手裡的錢不夠吧?”
顏小熙笑道:“先蓋著,咱們很快就有錢了!‘福裕樓’這樁生意,我做定了!”
顏小東每天和她一起去鎮子上給“福裕樓”送醬豆腐,每天都能拿回七十文錢。
而且,村子裡的村民吃了她家的醬豆腐,也陸續有人來買了,他們不但自己買,還介紹了親戚朋友過來買。
顏小熙家的醬豆腐,便徹底地開啟了名聲。
十文錢一罈醬豆腐,裡邊有二十塊,一家人至少能吃個十天半個月的,又禁吃又下飯,地裡活計忙的時候,便是不炒菜,也能吃一大碗糙米飯,大家都喜歡吃。
顏小熙一邊掙著錢,一邊蓋著房子。
“哎呦,顏三嫂子,我得恭喜你們家了!”這天,一個婦人來買醬豆腐,突然看到宋婉月,便忍不住同宋婉月道起喜來。
宋婉月隨即臉色一變,“這位嫂子,你這話我可就聽不懂了,我婆婆剛歿了,你咋還給我家道起喜來了?”
“難道你還不知道?”那婦人看到宋婉月的態度,馬上露出驚訝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