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依次盛上滷湯,小青給每人遞上來一雙嶄新的竹筷子,說:“大家都用新筷子吧,還是我爹從上海買的呢!”
耿老爹感激地接過新竹筷,說:“小青姑娘,快拉你姆媽也坐下來吃啊!”
喬氏和小青也坐下來。喬氏高興地說:“大家吃啊,麵條坨了就不好吃了。”
說著話,還特地給耿正的碗里加點兒滷湯,說:“大小夥子了,多吃點兒!麵條可還精道?”
耿正吃一口,連忙回答:“麵條很精道,滷湯也很好吃!”
小青小聲對耿英說:“耿英妹妹,這面我倒是用心擀了,只是切得很不均勻;寬的寬,窄的窄,就好像爺爺領孫子一樣!”
一句話又把大夥兒給逗樂了。
耿直一邊狼吞虎嚥地吃著,一邊問耿老爹:“爹,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賓,什麼如歸?”
耿老爹說:“賓至如歸!”
說完,耿老爹抬頭感激地對喬氏母女二人說:“我這小兒子說得太對了,我們父子們真得是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呢!真不知道該怎麼感謝您二位才好!這是我們出門一年來吃得最香的一頓飯!”
喬氏忙說:“不言謝啊,這是舉手之勞。你們都多吃點兒!”
又說:“聽你總這麼客氣,倒讓我們孃兒倆感覺不自在了。我們家小青她爹今年四十三歲,不知你倆誰大?”
耿老爹說:“我今天四十四歲了。”
喬氏笑答:“那我就該叫你一聲耿大哥嘍!你也不要總是‘夫人’啊,還有‘您’什麼的,就叫我兄弟媳婦好了。”
耿老爹說:“這哪裡好意思呢!”
小青噘著小兒嘴說:“這有什麼不好意思的。你們是沒有見過我爹,他可是個隨和實在的好人呢!耿伯伯您正好給他當大哥!”
看著小青的可愛模樣,耿老爹笑了,說:“好啊,那我豈不就有了一個好侄女兒啦!”
小青開心地說:“我還有了哥哥、妹妹和弟弟呢!”
又轉向耿正兄妹三人,神秘地低著聲兒問:“你們可知道我們這裡把哥哥叫成什麼嗎?‘柺子’!忒難聽,咱們不那樣叫!”
喬氏趕快接話說:“對了,還沒有問耿大哥這三個娃兒的年齡呢。”
耿老爹順序指著耿正、耿英和耿直說:“十七、十四、九歲。”
小青怔了怔,不好意思地說:“那我還是他們的姐姐呢,我今年十八歲了。”
又推一推喬氏,有點兒不高興似地說:“我爹比耿伯伯還小一歲哩。你們為什麼要早生我呢?”
耿老爹、耿正、耿英和耿直都被小青的話給逗笑了。
喬氏點點小青的鼻子,說:“好你一個開心果子,吃著飯還堵不住你這張嘴巴!”
一轉頭看到耿正剛好吃完了,趕快站起身來說:“娘娘給你再撈一碗麵!”
小青又耐不住了,對娘說:“姆媽,你就說嬸子吧。聽我爹說,北方人不叫娘娘,是叫嬸嬸!”
耿正忙說:“入鄉隨俗,叫娘娘好,就叫娘娘!”
小青好看的瓜子臉蛋兒突然紅了,小聲兒說:“那叔叔還叫么爹呢!你,還有耿英妹妹和耿直小弟會這麼叫我爹嗎?”
耿正還沒有來得及回答,耿英和耿直就齊聲說:“怎麼不能呢,我們早就聽說了,在這一帶,么爹就是叔叔!”
歡歡喜喜吃完早飯後,耿老爹和耿正告了謝,就帶著耿直去東邊屋子了。耿英要幫助洗鍋刷碗,喬氏說:“有你小青姐姐呢。你們那邊屋裡還沒有收拾好哩,快過那邊收拾去吧!”
耿英說:“我爹說,他正在考慮我們下一步往哪裡去呢!”
喬氏瞪大了眼睛急切地問:“怎麼,你們這就要走?”
看一眼楞在桌旁的小青,喬氏也不收拾這邊了,拉了耿英轉身就進東邊屋子和耿老爹說話。
喜歡民間春秋請大家收藏:()民間春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