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其它小說 > 民間春秋 > 《愛孩子容易,做稱職的父母很難》(四)

《愛孩子容易,做稱職的父母很難》(四)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影視位面遊樂場 風華絕代之亂世妖女 床上的小秘 忘塵閣4:蛟龍劫 太古神魔帝 盛世帝寵:懶妃傾城 安得萬裡風 農家小相公 姽之嫿 鳳世傾天邪王傾心 快穿攻心戰:BOSS,別追我 總裁的替身愛人 道人賦 古穿今之我還是我 顧少,一寵到底 團寵也想會種田 本宮靠武力值爆紅娛樂圈 一站式服務 70年代炒房團 傾世盛寵——請叫我女王大人

歲月流失一去不返,雖然此時距離女兒送我這些禮物的時間已經過去20餘年了,但這些可愛的小東西在我的心目中依然彌足珍貴!相信,我當時接受女兒用愛製作的這些禮物時,我驚喜的表情和所說過的話,女兒也永遠不會忘記。我們是母女,更是朋友。從小到大,女兒在我的眼裡一直都是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而她對我的評價卻是:我有個長不大的媽媽!

舉例5:要使用鼓勵,而不是責備的語氣

想要孩子做到沒有過失是不可能的。當孩子做錯了事的時候,不要一味地批評責備,而應當幫助他在過失中總結教訓,積累經驗,並鼓勵他獲得成功。比如:孩子第一次幫媽媽端飯時,失手將飯碗掉到地上打碎了,你不要責備他:“你真笨,怎麼連個碗都端不穩啊,盡給我添亂!”

在這個時候,你應該用鼓勵的語氣說:“沒關係!下次先試試燙不燙手再去端!”

並給孩子示範端碗的正確姿勢。這樣,既教給了孩子實踐的方法,又使孩子樹立了再次嘗試端碗的信心,他她)就會幫你將所有的飯碗一個一個全部端到飯桌上,並從此養成幫助媽媽端飯的好習慣。你們之間自然也就會很容易地形成一種非常良好的朋友關係了。

切記,當孩子有心做好事,卻因為缺乏經驗而出了錯時,父母應首先肯定孩子的良好願望和正確行為。要知道初次嘗試做某件事時,沒有一點兒過失是不可能的;即使大人也不可能每一件事情都做得非常完美,更何況年幼的孩子。當孩子想要做好事而失手出錯時,父母親要用鼓勵的語氣向孩子說明做此事時要注意什麼,孩子會很樂意地接受,並樹立再次嘗試的信心。若是責備孩子,不僅會讓孩子原本不安的情緒更加低落,還會使他失去嘗試新鮮事物的信心和勇氣,養成畏縮不前的不良性格。有關這些,也請參見前述的話題21:正確對待孩子的失手或過錯。

第二,不可以在孩子面前擺家長的架子。如果父母親沒有做好,或者做錯了什麼事,就一定要及時、鄭重地向孩子道歉。家長們必須明白,向自己的孩子說一些誠懇的道歉話語不但不會有損你們作為父母親的尊嚴,反而能夠使孩子明白,在沒有做好,或者做了錯事的時候應該這麼做。比如,做父親的沒有將事情做好時,可以這樣對孩子說:“對不起,爸爸做得不好!爸爸保證以後會努力做好的,請你監督啊!”;如果做母親的做了錯事,可以這樣對孩子說:“對不起,媽媽做錯了,請你原諒!”

平等相待是做朋友的基礎,做父母的必須明白這一點。相信,凡是能夠這樣做的家長,他們就一定能夠與自己的孩子成為非常和諧友好的朋友;而且,他們的孩子也一定會成為做事嚴謹、勇於承擔責任、知錯就改、不斷進步的,能夠受到小朋友們、同學們、同事們愛戴的人,成為深受領導器重的,堪當社會重任的人。

第三,幫助孩子平穩渡過叛逆期。一些教育專家和心理學家認為,在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會經過三個所謂的叛逆期,即2~3歲期間的寶寶叛逆期、6~8歲期間的兒童叛逆期、13~18歲期間的青春叛逆期。其中,所謂寶寶叛逆期的提法實在有點兒冤枉,只不過是因為2~3歲的孩子開始有了更多的自主意識,不再是依偎在媽媽懷裡百依百順的乖寶寶了,家長覺得孩子不像以前那樣聽話了,就給人家無辜地戴上了一個“叛逆”的帽子!所謂兒童叛逆期的孩子,實際上正好處於人們常說的“七歲八歲狗也嫌”的年齡,這麼大的孩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對一切事物全都充滿了好奇心,都想去試探一番,而且膽子特別大、特別倔強;所以,家長覺得這個年齡的孩子特別搗蛋、不聽話,連狗都討厭他。不過,這兩個叛逆期孩子的表現和家長應該採取的對策,並不是這裡所要論述的重點,有關內容在前文中都已經涉及到了。下面重點論述的是13~18歲期間的青春叛逆期。

與寶寶叛逆期和兒童叛逆期相比,青春期的叛逆分量最重,對孩子的影響也最深。當然,作為家長也無須過分緊張,因為絕大多數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所謂的叛逆表現都不太明顯,父母親只是覺得孩子不像以前那麼活潑好動了,不太願意與外人交流,放學後總喜歡待在家裡,偶爾還會與父母頂幾句嘴。但有少數孩子的叛逆行為則會比較強烈一些,表現為長時間沉默不語,對什麼事情都漠不關心,也不愛運動;在家裡與家長對抗,在學校與老師對抗;牴觸上學,甚至還會與同學發生過激性行為等。還有一種孩子的青春期有著不露聲色的叛逆,表面上很聽話,但實際上在內心裡卻有著自己的“小天小地”。這種隱性叛逆行為更需要引起家長的注意,因為這種情況如果持續時間太長的話,嚴重時會導致孩子出現精神障礙性疾病,比如:強迫症、抑鬱症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當前,各國的心理學家們都特別重視青春叛逆期的研究,他們認為,孩子在青春期很容易出事,比如:由於追求虛榮走上不正當的道路、為了擺脫父母的約束而離家出走、一時失去理智發生暴力犯罪、抑鬱自殺……因此,作為家長,需要更多地信任和關心這一成長階段的孩子,要更多地與他她)進行思想溝通,力求找到共同語言,讓孩子將自己的所思所想都說出來。遇到問題時要多鼓勵孩子,並認真聽取和考慮孩子那不夠成熟的見解,儘量不要與其發生正面牴觸。家長也可以把自己的煩惱和孩子說說,讓孩子認為自己也是可以被依靠的。此外,還要鼓勵孩子多參加戶外運動、節假日帶孩子一起出遊,一起走親訪友……這些有進有退的可操作性措施,對於緩解孩子的青春期壓抑是很有好處的。

對於叛逆行為比較強烈的孩子,家長要及早了解孩子的狀態。如果孩子拒絕上學、對什麼事情都有些牴觸情緒,家長要花時間陪伴孩子,及時進行溝通,但也不要強迫他去做他不想做的事情,以免弄巧成拙。

總之,孩子在青春期出現一些叛逆現象是很正常的事情,做父母的大可不必過分驚慌。只要根據孩子叛逆現象的輕重緩急等具體情況,多關心孩子,並輔以上述措施,就可以幫助孩子平穩渡過叛逆期。

第四,永遠與孩子做最知心的朋友。如前所述,父母親與自己的孩子之間,最理想的親子關係應該是一種無話不談的朋友式關係。在平等、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中,孩子可以心情舒暢、無拘無束地健康成長;而在培育孩子健康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親自己也在持續不斷地提高和完善著自己。也就是說,親子之間應該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良性互動的關係。在這樣的一種良性互動中,父母和孩子都是非常愉快的。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當父母親尚未感覺到時間有多麼漫長時,猛然間會發現孩子已經長大了,個頭比自己還高,力氣也在見長,而且越來越懂事了。偶爾一起出門辦事,他她)會主動照應媽媽過馬路,幫助爸爸提行李……

此時,父母的心裡比吃了蜜還甜……

當孩子年滿18歲以後,他她)就是一個成年人了。他她)早已不再是稚嫩的孩童,也告別了法律意義上的“未成年人”。移去庇護的大傘,放開桎梏的手腳,他她)將張開強健的雙翼,翱翔在廣闊的藍天之中。此時的孩子或者即將進入大學繼續深造,或者在社會某個行業就業開始自食其力。儘管他她)仍然還是家裡的孩子,但對於父母親來說,真正意義上的家庭教育已經結束了。

我國有一句老話說:父母親對兒女操不完的心。這固然體現的是一種人之常情,但事實上,對於已經成年的孩子來說,他她)並不喜歡總是生活在父母親的庇護和關照之下。除了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大事,比如說:是否準備繼續深造、工作方面的調整或調動,以及婚戀,等等,仍然還希望徵求和聽取父母親的意見之外,他她)更多的是願意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父母親對此不應該感到失落,而要為孩子有能力自立於社會,開始走自己的人生之路感到由衷的欣慰。要知道,有的時候,父母親對已成年兒女在生活和工作方面過多的干涉,反而會使孩子感到很累。

因此,在孩子成人之後,父母親應以多欣賞,少干涉為原則,繼續與孩子做最知心的朋友。在孩子今後漫長的工作和生活道路上,父母親不妨以自己豐富的社會閱歷和生活經驗,充當孩子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參謀,必要的時候給以鼓勵、提醒、支援和力所能及的幫助。

還有一條也很重要,那就是當孩子成人離家之後,“空巢”中的父母一定要關注自己的健康,過好自己的生活,以儘量地少給孩子增加負擔,讓他她)放心地做自己的事業,過自己的日子。至於當前社會上大量存在的所謂“肯老”現象,我深信,只要父母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做足了功課,這種情況一定不會出現的。你們的孩子一定會是一個有進取能力、有生活能力、有責任心,並且懂得感恩的,大寫的“人”!

後記

一個稚嫩的小生命從呱呱墜地開始就置身於父母親人的百般呵護之下,那可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吃、喝、拉、撒、睡,照顧得無微不至。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稚嫩的小東西在父母的精心照顧下慢慢長大了,本事也越來越大,學會翻身、學會坐、學會爬……越來越讓人操心;但是,父母親完全沒有必要怕危險就不讓孩子爬來爬去,把孩子限制在床上或小車裡,在注意保護的情況下要儘量地讓孩子多學本事;也不要總是將孩子抱在懷裡,而是要讓他她)多與大自然接觸,多做戶外活動。孩子稍微長大一點兒以後,父母親不可以什麼事情都包辦代替,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要儘量地放手讓他她)自己去做,這樣有利於從小培養孩子獨立健全的人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隨著孩子的日益長大,他她)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意識會越來越明顯。長到四歲左右的時候,他她)已經不再是總喜歡待在父母身邊,或者依偎在母親懷裡的乖寶寶了。他她)不但會跑,會跳,還會做一些簡單的遊戲,會亮著奶聲奶氣的小嗓子背誦或者吟唱兒歌,能複述小故事,等等,這些都是令父母非常欣慰的事情。但與此同時,他她)也會用自己的小腦瓜思考一些問題,會根據自己的需要,根據以往的經驗和自己的新發現向父母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其中,有一些問題常常令父母瞠目結舌,而有一些要求又常常讓父母覺得非常無理。

面對這些情況,回答孩子問題時搪塞應付矇混過關者有,對待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一味地遷就或者打罵訓斥者有,但這些做法都是非常不正確的。殊不知在孩子學習知識尋求答案時,倘若得不到正確的回答和引導,輕則會給他她)對於某一問題的一個錯誤的認識,重則會讓他她)學到一種遇事不認真,不負責任的態度,久而久之,其害無窮;而孩子在尚不明白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時,不加選擇的一味遷就或者強橫拒絕只會助長孩子的任性心理或逆反心理,久之必導致孩子養成遇事不做思考的不良習慣。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嬰幼兒期是一個人人格塑造的起始階段,也是最重要的時期,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承擔著為國家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新一代的重任。如果我們哪一天看到一個非常懂禮貌,有教養的孩子,不用問,其父母親一定是很優秀的人。因此,做父母的一定要牢記言傳身教,而身教又重於言傳的作用,在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中以身作則,確保能夠給孩子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犯一些這樣那樣的錯誤是在所難免的,比如說,上課不注意聽講啦、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啦、丟三落四的,今天忘記帶作業本,明天又忘記抄寫老師佈置的作業題……有句話說:孩子有錯,家長先找原因。凡是稱職的家長,都知道必須伴隨著孩子的成長給自己補課。補什麼課呢?補自己如何來教育孩子的課!只有這樣,才能及時地糾正自己不正確的關愛和教育方式,走出原先的一些誤區,確保永遠以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身心健康地快樂成長。

孩子進入中學之後,父母親的教育和引導任務會更重,也更加不容易。這期間,家長不但要及時進行教育“補課”,而且還要學會不斷地調整自己教育和引導的重心,確保永遠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或者說是陪著孩子一起成長。只有這樣,才能在孩子的任何一個成長階段,都可以比較容易地走進孩子的心田,瞭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從而使自己為教育和引導孩子所付出的辛勞真正地發揮作用,而且也才不至於出現所謂的“代溝”。

老話說“孩子總是自己的好”,我也未能脫俗。從進入幼兒班開始,一直在大夥兒的讚揚聲中長大的女兒是我們夫妻倆的驕傲。許多同事曾經多次問我是怎麼教育孩子的,我卻說不出個子醜寅卯。時間在手指間流失,20多年轉眼即逝,好像是一瞬間孩子就長大了。但仔細回想,過往的一幕幕又清晰地出現在眼前,有欣慰,也有遺憾……

當所有的苦與樂都已經成為往事的時候,女兒已經博士畢業走上自己非常喜歡的工作崗位,我們夫妻倆也從各自繁忙的工作崗位上退休了。於是,擁有了不少閒暇時間的我有機會觀察周圍不斷變化著的世界。每當看到咿呀學語和蹣跚學步的小不點兒、看到跟隨幼兒園老師在生活區玩耍的小孩子、看到乘坐班車上下學的小學生和騎腳踏車上下學的中學生,都能從他們的身上看到我女兒曾經的影子。

如今,女兒已經結婚成家,想來我成為姥姥的日子也應該不會太遠了。於是我就想,作為過來人,是不是應該將一些想法比較系統地記錄下來,以供我們的下一代在培育我們的下下一代時參考呢?由此,隨著鍵盤的敲擊聲,所有的思緒和想法變成了一個個活蹦亂跳的文字爭相湧出,整齊地排列在了眼前的計算機機螢幕上,女兒從小到大的模樣不時閃現在腦海中,好像就是發生在昨天的事情……回想當年我們夫妻倆在養育女兒之初時的欣喜與慌亂、在女兒成長過程中諸多的苦與樂、欣慰與遺憾,實實在在地有許多心裡話想要說出來,告訴那些已經或即將做父母的年輕一代。

有關育兒和子女教育的實用書籍是準備做父母的年輕夫妻們的必讀書。好在如今這一類書籍已經不少,但能夠如我這樣與讀者進行直截了當貼心交流的卻似乎並不多見。當然,在我記下來的這些想法和做法中,有一些是我們當年曾經想到並做到的,還有不少則是我們當年並沒有想到或做到的;有一些是做得比較好的,還有一些則是做得不夠好,甚至很不好的。我在這裡將這些由經驗也好,教訓也罷,看法也行,想法也好的各色材料做成了這樣的一鍋類似於“大雜燴”式的“菜餚”,希望廣大準備做或已經做了父母的年輕夫妻們有機會細細地品嚐,能夠從中汲取一些有益的營養,並且以他們的高見不斷地再為這份“菜餚”增加必要的配料,以使其越來越適合大眾化的口味,越來越富含科學化的營養成分,好讓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將其作為培育自己孩子健康成長的必讀書!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社會的力量,是祖國的未來。有關孩子的話題,永遠也說不完,道不盡。社會關心愛護孩子、學校培養教育孩子,而父母則更是承擔著一份義不容辭的重任,因為他們是孩子成長中的第一任老師!

無須置疑,沒有哪一位做父母的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怎麼個愛法,則大有研究,而且需要全社會來商酌、來研究。

所有的科學知識和任何一種社會理念都是在隨著人類社會的文明發展而不斷完善和進步的,家教理念亦如此。相信,隨著我國經濟和文明程度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們的家教理念也會跟隨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推陳出新,與時俱進。

願天下的家長們,都能成為稱職的父母親;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夠在他們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親的精心呵護和正確引導下,健康、茁壯地成長。希望我們中華民族的下一代、下下一代……能夠在不斷發展進步的家教理念的教育和引導下,一代更比一代強!

喜歡民間春秋請大家收藏:()民間春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一胎三寶媽咪帥炸了 假千金瘋狂作死後渣哥們人設全崩了 史上第一科技 機緣巧合肖迎春 爆笑寵妃:皇叔你別跑 炮灰女配線上撩夫 快穿之宿主她好慫啊 快穿天界:帝聖的老婆 黑錦鯉兩歲半,全皇朝寵瘋了 醜妃的種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