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還麻利的辦了一個認親儀式,連皇帝都拉上了,舉辦了宴席,表示慶祝、
這件事,讓陶貴人震撼無比,她只是給皇后分析了皇帝把盛錦妍留到身邊的厲害關係,陶貴人想借刀殺人,沒想到皇后來了這麼一手兒,竟然成了她的女兒。
陶貴人鬱悶,小陶氏母女心裡更憋屈,暗罵皇后是個吃裡扒外的,一點兒她的力也借不上。
以前皇后總向陶貴人示好,陶貴人現在像有些失寵,她立刻掉頭和貞妃勾結,認了貞妃的兒子,她是想站定兩條船,八皇子不行,還有九皇子,貞妃現在正得寵,皇帝決定立儲了,非這兩個皇子莫屬。
皇帝還年輕,她不會立年長的皇子做儲君,他離死還早,擔心大點的皇子等不及,魏皇后就是這樣想的。
魏皇后認為穆眠的母親早死了,皇帝不會跟先皇后有多少感情,沒有得寵的母親的皇子,大多都沒有希望。
魏皇后以前和陶貴人交往的不錯,她也是看陶貴人得~寵。
貞妃復~寵,還有兩個兒子,皇后親近一個,貞妃認為是好事,她的兒子被皇后認走,也算是嫡子了,如果立嫡不立庶的話,她的兒子一個有希望。
如果自己再也不失~寵,自己的兒子還有一個可以立儲,有自己得~寵的保障,有皇后那一層關係,自己的兒子怎麼也得有一個被皇上看中的。
林姨娘也很失落,自己的女兒要是被皇后看中,起碼得給穆謙做正妃。
怎麼好事都著了盛錦妍,林姨娘後悔把自己的身份降沒了,自己要是不給盛偉岸做妾,自己的女兒怎麼能不是嫡女,她也明白著呢。老太太封的平妻也是不管大用。
都是自己對盛偉岸用情至深,都是大陶氏擋了自己的路。
千恨萬恨,只有恨大陶氏,大陶氏不死自己永遠也好不了,可是自己還不敢對她動手,巧使小陶氏,小陶氏也沒了那個膽兒。
林姨娘萬分的糾結,糾結到女兒出嫁,盛錦珠和盛錦華是一天嫁一個人。
總算打發她們走了,大陶氏緩口氣,這些日子也夠操心的。
盛錦珠、盛錦華嫁進安樂王府,穆眠對盛錦珠心不在焉的,都是盛錦珠母女散發的謠言,他就和盛錦妍退了婚,讓自己認為盛錦妍不好,做出錯誤的決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原來盛錦妍才是自己一見鍾情的人兒啊,自己喜歡的人,才是自己的正妃,也是將來的皇后,這是天意,也是自己需要爭取的。
穆謙冷落了盛錦珠,洞房花燭夜,她鑽到了盛錦華的新房,顛鸞倒鳳的一宿沒有閒著,她是個皇子不缺女人,她是用盛錦華報復盛錦珠,從洞房起,他就連著寵~盛錦華,並不進盛錦珠的房間,也不讓一幫妾侍拜見盛錦珠。就把盛錦珠困在她的院子裡。
盛錦華自然是樂呵,她覺得她有正妃的希望了。穆謙雖然跟盛錦華撕扯不斷,也沒有讓那些妾來拜見盛錦華,他覺得她們不配,就等著讓她們拜見盛錦妍這個正妃。
盛錦妍不知道穆謙在算計她,要是知道,一定會掘他八輩子祖墳。
盛錦妍好歹也是活了兩輩子的,看得出來魏皇后的假親假近,幾次設宴請盛錦妍坐席,每次都有穆謙和九皇子穆瑍。
再者就是她的三個女兒,她的女兒與穆謙是兄妹,沒有避嫌。
自己和穆謙同席,就是授受不親,還有退親的過節兒,穆謙讓她名譽掃地,將她打入深淵,讓他們往一起湊什麼?
穆謙畢就是一個好的不得了的,自己鍾情於他,在她娶了兩個曲陽侯府的女兒之後,又是她的對頭冤家,她也不會和穆謙有破鏡重圓的機會了。
穆謙是自己的殺身仇人,兩世被他侮辱,自己與他的仇不共戴天,跟他沒有一絲緩和的餘地。
魏皇后扯的什麼閒篇兒?她沒有兒子,就想拉攏皇子,也得拉攏穆眠,穆眠小時被她撫養過,按理應該有感情,她為什麼不拉攏穆眠?
情有反常即為妖,她與先皇后有什麼內幕呢?(未完待續。)
喜歡嫡高一籌請大家收藏:()嫡高一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