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牛群瞬間被嚇的跑了回去,沒有動物再敢輕舉妄動。
庫魯和德卡喝飽水之後,樹裡的水位正好到了諾亞砸出的洞下面,連一口水都沒有浪費。諾亞自己還沒喝,他伸手在裡面捧水起來喝,喝飽了才從樹上下來。
諾亞下來之後就將小樹做的梯子撤了,放倒在了地上。
所有的動物都看見水又沒了,他們大概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水在樹裡裝著,要喝必須砸一個洞出來,一旦水到了洞下面就不會再流了,所以諾亞每一次砸的洞都比上一次更矮。
動物們仍舊不肯離去,那顆樹那麼大,裡面一定裝了很多很多水,他們怎麼捨得離去。
他們知道帕瑞獅群和賽萬獅群不可能永遠守著這棵樹,總要離開去捕獵的,到時候他們就可以過來砸洞喝水了!
的確,賽萬獅群和帕瑞獅群不可能永遠待在這裡,特別是太陽已經越來越大了,那些不遠處的動物們也越來越暴躁。
有一隻年邁的公野牛因為缺水嚴重倒在了地上。
諾亞覺得已經沒有必要再冒著這麼大的風險守在這裡,他說:“粑粑,德卡叔叔,我們不用守著,他們砸不開洞也絕對喝不到水。”
於是庫魯和德卡帶著兩只獅群慢慢撤了出去,撤到了很遠的一顆金合歡樹下遠遠的觀望著。
如果今天只有帕瑞獅群,賽萬獅群還沒有趕過來,那麼帕瑞獅群一定守不住水。
首先那兩只獅群有兩只雄獅,雖然兩只雄獅都沒有庫魯強壯卻可以透過數量取勝,他們會去挑戰庫魯,庫魯多多少少都會受傷。
因此有時候如果擁有了所有人都覬覦的無價之寶卻沒有能力守護,這東西其實很有可能會要了自己的命。這在草原上也是通用的。
最先沖過去的是兩只獅群,他們側著頭拼命的啃著樹皮,但除了吃到一些樹皮和木屑之外,根本啃不出洞來。
小獅子們則舔著還稍微有點濕潤的沙地,吃了一嘴的黃沙還覺得美滋滋的,總算是吃了點濕潤的東西。剛才帕瑞和賽萬獅群喝水,水是從很高的樹上射下來的,難免有些水會漏到地上。
不論兩只獅群如何努力就是砸不開洞,他們的牙齒很鋒利,但啃一棵立著的樹還是太難了。
接著抵達的是河馬犀牛和大象,獅群主動讓出了位置,獅群心想河馬的獠牙很長,犀牛的牛角和大象的象牙都特別的長,說不定能戳一個洞出來。
但動物畢竟是動物,他們沒有人類那麼方便的身體結構,可以使用工具砸,再厲害的牙齒和角都不適合攻擊一棵立著的巨樹。
野牛群也來了,他們的牛角彎度太大更沒有犀牛角和象牙好用。
最終一群動物愣是拿這顆樹沒有辦法。
有的動物意識到無論他們怎麼努力都弄不出來水後主動離開了,最先離開的是河馬,太陽越來越大,他們面板不能缺水太久也經不起暴曬,根本耗不起。
長頸鹿和象群最喜歡吃合歡樹葉,都走到一邊去啃樹葉了,這裡的金合歡樹比較多,雖然樹葉也沒有什麼水分,但總好過什麼也不吃。
一頭成年雄象每天需要至少50加侖的水,但特殊情況之下他們也能在有水的時候儲備一些慢慢享用,小水渠是昨天才幹涸的,現在他們還不是非常渴。
反芻動物也需要大量的水,每天要飲用幾十升,但他們卻沒有大象一樣的儲水功能,需要定期喝水。因此斑馬群和野牛群準備走了。
鴕鳥可以透過少量的水生存,他們還不準備走,因為他們不知道還要多遠才能找到水,萬一有機會喝到這顆樹裡的水呢。
帕瑞獅群和賽萬獅群發現這些動物真的拿這棵樹沒有辦法,永遠也不可能喝到裡面的水,他們便放心的去享用那隻渴死了的公野牛了。
此後幾天,還有一些動物沒有離去,奢望著能從帕瑞獅群和賽萬獅群這裡分到一點水。
但隨著這些動物們日複一日沒有水喝,每天都會有動物渴死曬死。
帕瑞獅群和賽萬獅群幾乎不用捕獵了,吃那些渴死了的動物屍體就行,這都吃不完,他們還可以挑食,腐爛了就只有便宜禿鷲。
渴了他們就喝猴麵包樹裡的水。
生活過的不能再愜意。
作者有話要說:
有時候諾亞會想,如果這是在人類世界,他們擁有著寶貴的水資源,明明喝不完,一點兒也不分給其他即將渴死的人,餓了還吃這些渴死的人的屍體,這一定會被永世譴責,所有人類都會說他們:不是人啊,不是人,簡直畜生、禽獸!
可是在草原上完全沒有這些心理負擔,他還可以反駁:我們本來就不是人,我們是獅子啊,是猛獸,略略略略。
隨著諾亞砸的洞越來越低,等到最後的動物們沒有白等。
諾亞砸到最低的洞已經不足一米了,那兩只獅群趁著諾亞他們出去找吃的,再次來到這顆樹旁。
他們抓著樹幹站起來正好可以夠到諾亞砸出來的洞,其中一隻雄獅歪著頭拼盡全力將自己的牙齒勉強卡進了洞裡,咬緊了猛的一拉,洞口瞬間變得很大,他伸長了舌頭進去捲起水喝。
雄獅喝到了水,幸福的眯起了雙眼,就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