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帝還在思慮,蕭奕允站在殿中,器宇軒昂。濃眉輕挑下,他目漏精光。
蕭奕允上前一步,泰然自若的對著太后深施一禮,起身說道:“皇祖母請息怒,孫兒之前所說也是為我江山社稷與清月的名聲考慮。望皇祖母勿怪。孫兒認為在此時冊封公主確有不妥。現在正處乾旱時期,南方災民不斷,民心不穩,若是此時封個公主,難免會令百姓有所怨言,如此一來,就算是給了清月一個封號,那以後誰還從心裡尊敬她,這隻會令百姓越發的怨恨她。孫兒認為,這也不是皇祖母願意看到的吧?還望皇祖母三思。”
蕭奕允侃侃而談,言語直擊太后心底要害。
將江山社稷與赫連清月的名聲拿出來做籌碼,這讓太后也不得不慎重考慮。
看似圍護赫連清月的言語凸顯了蕭奕允的智慧。
赫連清月知道蕭奕允故意而為,但她卻不能為自己辯解半分,多說其他什麼,都會讓人以為,自己居心叵測。
這也是蕭奕允的高明之處。
太后陷入了深思,江山社稷,清月的名聲,這兩點太后自知在其心中的份量到底有多重。強行冊封赫連清月,難免會引來百姓的不滿,但她又不想委屈了赫連清月。
見太后沉思的目光,蕭奕允後腿一步,撤回原地。
站定後,蕭奕允迅速給蕭和婉遞了個眼色,讓她趁熱打鐵,打消太后的念頭。
蕭和婉一直站在殿側看著蕭奕允侃侃而談。這般機會,她自然也不想錯過,看到蕭奕允遞來的眼色,她心領神會間邁步而出。
清麗的容顏下,蕭和婉帶著自信,要將此事徹底扼殺。
“皇祖母,二皇弟所說皆是為江山社稷與赫連清月所想,此事確是不可大意。孫兒認為,因等旱災的事情完結,再冊封赫連清月才不會激起民怨。望皇祖母三思。”
太后看著蕭和婉堅定的面容,心中的天平開始傾斜。
她緩緩的將目光移向場中的其他人,期待著有人能夠將她的心拉回來。
蕭和婉與蕭奕允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赫連清月作為當事人,自然不方便參與其中。太后思量下也知,此刻,在場眾人中,也只剩下楚帝與蕭奕恆沒有發表對此事的看法。但剛剛蕭奕允的話,想必楚帝是贊同的,說一萬不講,光是民怨這一點,楚帝就必須要考慮。
那麼就只剩下蕭奕恆了。
太后的目光最終落在了蕭奕恆的身上。二人目光相對,太后將最後的希望寄託給了蕭奕恆。
她期盼著蕭奕恆能夠讓此事起死回生。
“奕恆,你說說看,這件事該如何?”
蕭奕恆從太后的目光中看到了深深的期盼。
“皇祖母,孫兒覺得二皇兄說的對!”
灑脫的一句話,澆滅了太后的期望。
蕭奕恆依舊保持著淡淡的微笑,但這微笑中卻藏著一絲別人看不懂的意味。
蕭奕恆竟然這般灑脫的贊同自己,蕭奕允面容浮現一抹輕笑。
‘一個毫無背景之人,又能如何。’
心底的得意,蕭奕允也只會藏在心底。
望著太后臉上的失望,蕭奕恆無視蕭奕允的自得,繼而笑道:“皇祖母,朝廷大小事情繁多,孫兒認為,皇祖母恐怕是要等上一段不小的時間了。”
蕭奕恆的話不痛不癢,重回中立。
在蕭奕恆這裡,太后並沒有等到滿意的答案,她繼而轉向楚皇問道:“皇帝,哀家想聽聽你的意見。”
看著太后期盼的眼神,楚皇微笑道:“母后決定就好!”
楚帝倒是心細。
既然其他人已經將他的態度表明,那楚帝便也不用再說什麼,眼下的當務之急是要安撫太后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