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和高智商是不一樣的。
聰明的叫做人才,而高智商的孩子認真培養一番叫做天才。
一字之差,天差地別。
顏又蘅站在那兒,聽了這樣的話都覺得心裡發涼。但她不覺得這位教授就過分了,優勝劣汰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少年班這樣的團體,如果不是真正的高智商孩子混了進去,那麼面對的只有殘忍的碾壓和無盡的自卑。
這位教授能夠嚴格的對待這件事,除了工作認真以外,最重要的也是為孩子們負責。
那孩子失魂落魄的走了出去,門關上的瞬間顏又蘅聽見了他嚎啕大哭的聲音。
那位教授面不改色,抬眼來叫道:“下一個。”
顏又蘅走過去,那椅子對她的年紀來說還有些高,踮著腳才爬了上去。這番當作引起了另一位考官的注意,笑著問她:“你今年多大了?”
“3歲。”顏又蘅答道。
“才3歲,你知道我們是在做什麼嗎?”這位看上去要和藹可親一點的女考官繼續問道。
“知道。”顏又蘅點了點她圓滾滾的腦袋,漫不經心的道:“為華國選一批聽話又聰明的小蘿蔔唄。”
她這話一出,那位一直低著頭看資料的教授抬起頭來。
“哦?”
這位教授看上去不過30歲,戴一副黑框眼鏡,濃眉大眼的長相。卻偏偏有一股子書卷氣,他拿鋼筆在顏又蘅的資料上畫了個圈兒。
“是你自己琢磨的,還是有人告訴你?”
顏又蘅捏著手指,並不看他,吐出一句話來:“誰?我爸麼?他不過也是華國的一個蘿蔔罷了。”
這下子,那位教授好像來了興致。身子往前傾了點兒,繼續問她:“為什麼說是蘿蔔?”
“養大之後就要被一口吃掉啊。”顏又蘅也往前傾了點兒,兩雙眼睛相對,一雙是充滿睿智的審視,另一雙則是漠不關心的打量。
“那你說說,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教授問她,眼光裡閃著濃濃的興趣。
顏又蘅把嘴一扁,懶散的開口道:“我拒絕回答這個問題。”
“我要是說先有雞,你就要問我雞是從哪裡來的。”顏又蘅扳著手指,像講什麼大道理一樣的道:“我要說是先有蛋,你就又該問我蛋是誰生出來的。”
“這樣下去,沒完沒了。”顏又蘅翹著小腳,來來回回的晃蕩著。胖嘟嘟的臉上一雙眼睛似乎透著精明的光芒。
她繼續道:“我覺得它應該屬於一個哲學問題。”
教授一笑,問她:“你還知道什麼叫哲學問題?那你說說,怎麼哲學來著?”
顏又蘅把眉毛一挑,癟著嘴道:“我哪裡知道,我才3歲哎!”
她不知道,也表現得理所應當。
“你真的只有3歲麼?”那位女考官同樣也被顏又蘅這番理論驚訝道。
接下來,教授又問了顏又蘅幾個問題。
雞兔同籠問題以及怎麼處理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