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走了,一刻鐘之後,又有一個女人,開價一百兩白銀,要買這打更人手上的狐裘。
一百兩白銀啊。
那打更人的心思有些活動了,這些錢,除了能夠治好母親的病,還能剩下五十兩,這可是一筆很大的數目了。
但打更人想起了那個女人的話,沒有賣。
說實話,他的心裡有些虛,這狐裘,賣個一百兩估計就是天價了,他怕錯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
但他轉念一想,這狐裘,又不是他自己的,還是要按照那個姑娘的意思來。
於是,他繼續等著。
一直等到早上十點多鐘,大概有十幾個人都來詢問狐裘賣不賣,最高的一個人,開價開到了一百三十兩銀子。
但打更人都拒絕了。
直到上午十點多,一頂華麗的轎子,停在了鬼市的門口,轎子上下來了一個太監。
那太監,滿臉橫肉,聲音卻十分柔和,他滿頭大汗,詢問打更人:你的狐裘賣不賣?
打更人說不賣。
那太監直接開價:素來只有天價,沒有無價,最近下雪極多,狐裘確實不好買,這樣,我給你開一千兩白銀,你把這狐裘賣給本公公,順帶也算給本公公一個人情,如何?
這話一出口,就把那打更人驚呆了——這還真有開一千兩白銀來買狐裘的人?
他立馬賣給了那個太監。
太監拿出了一張銀票,遞給了打更人,買走了狐裘。
接著,那太監還給了打更人一個鐵牌子,說道:西門艾各莊,我就住那兒,你幫了公公我,也算緣分,公公我信佛,講究緣分,你我有緣,可以合作一門生意。
說完,太監就真的走了。
打更人真的用狐裘,賣了一千兩白銀外加太監給了他一個鐵牌子。
他也不識字,就拿著鐵牌子,去詢問一些有文化、有見識的人,看看這鐵牌子到底是什麼玩意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結果鬼市的一個掌櫃,瞧見了那鐵牌子,立馬給打更人下跪,說打更人這是“命來了”,這鐵牌子上面寫了三個字——夏如海。
夏如海是誰?紫禁城裡的太監總管,太后面前的一個紅人,打更人攀上了“夏如海”,那不是平步青雲嗎?
夏如海又為什麼非要買打更人的那件狐裘呢?其實是買狐裘的前天晚上,太后佛爺忽然感染風疾,御醫說必須去買一新鮮狐裘蓋上,才能治好風疾,可那時候連天下雪,哪有新上市的狐裘賣?有也早就被達官貴人買空了,夏如海當時嚇壞了,如果買不到狐裘,那是殺頭的罪過,偏偏他遇上了打更人,那自然是打瞌睡遇上了枕頭,再好不過了。
聽了這話,打更人真的去找了夏如海,夏如海想開一家典當鋪,找個老實人來合作,跟打更人瞧對眼了,接著,夏如海投資三千兩白銀,讓打更人把店給開了起來。
這家典當行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一直延續到了今天,現在在潘家園還名聲赫赫呢,那打更人自然也一躍龍騰,飛上了枝頭當了鳳凰——一輩子吃喝不愁,那自然不在話下。
打更人晚年的時候,還找過一個頂厲害的算命先生給自己算過命,也才明白了當年的事情。
原來啊!當年脫了狐裘給打更人的那個女子,其實是一狐仙,這狐仙,在胡門的地位還不低,那天是來四九城裡玩玩,去逛逛鬼市的,結果遇上了打更人,那狐仙看打更人老實、孝順,就心生惻隱,要幫他一把,就脫了狐裘,讓打更人在有人開價一千兩的時候,再把那狐裘給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