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你從哪兒知道?”馮春生問。
我說這大戶人家都有“家族志”,記錄了家族發生的一切事情,越是大門大戶,就記錄得越細緻,和特麼史書一樣。
這大體和這些大戶人家的心理有關係。
那些大戶人家,都覺得自己的門楣能夠發揚光大,所以先記錄仔細,萬一以後家族裡揚名了呢?
我想了想,對馮春生說:家族志,都放在現在的市圖書館的最上層,可以找到。
“你咋知道得這麼清楚?”馮春生有點不信。
我跟馮春生說:我們家解放前,那是大戶人家,也不是本地人,是從外地遷過來的,我玄祖太爺,擔了十八擔珍珠來的閩南,我們家也有家族志,後來上交了。
“前段時間,還有圖書館的跟我打電話,說我們家族志放在圖書館,供別人瞭解曾經的閩南文化來著,我也可以隨時去觀閱的。”
我說。
馮春生聽了,啪啪拍了兩下袖子,說道:哎喲喂,水子,這你要是早些年,你可是水公子啊!
“往事不提了,先回家,明天早上,去一趟圖書館。”我說道。
“成!”馮春生也回了他的出租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馮春生騎著電驢去了圖書館。
圖書館最上一層的角落裡,有幾百本家族志,按照市裡的地圖區分,比如說哪一本代表現在哪個地方。
我們按照龍騰別墅的地理位置,找到了那本家族志。
那女屍的大家族姓韓。
我翻了翻家族志,那女屍應該叫韓在室。
在室就是今天“宅男”“宅女”的意思。
她的父親希望她多在閨房裡帶著,按照當時的迷信邏輯,叫“女子無才便是德”。
不過韓在室明顯不是一個好女人,喜歡和別的男人“通殲”。
不要說當時那種封閉的思想了,就算放在現在,她也是個蕩婦。
因為韓在室通殲的,大部分都是有婦之夫。
按現在的說法,叫小三專業戶——韓在室是一個標準的“蕩女”。
按照家族志上記載的,韓在室最多的一天,和七八個男人通殲過……當然,這是家族志裡,丫鬟說的。
韓在室是一標準的蕩女,算是為家族蒙羞了。
家族志裡每次提起韓在室的時候,也都是寥寥數筆。
不過小姐也有改行日,子亦有從良時。
韓在室竟然在二十一歲的時候,告別了“蕩女”的身份。
她愛上了一個人……一個風度翩翩的男人。
那男人還是當時鎮子裡的老師。
老師在當時地位很高的,解放前那時候,讀過書的人哪怕窮,也很受人尊敬,稱呼一聲先生。
那男人叫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