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有很長一段時間,兩人一句話也沒說。
顧嶼知道張與點什麼,卻又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直到下了車。
兩人走在回家的路上,踩著餘暉,拉長了影子的時候,顧嶼開口了,“張與樂,我帶你去個地方吧。”
青花中學,藝術樓樓頂。
顧嶼帶著張與樂從教室的窗戶翻出去,一路摸索到了樓頂。
餘暉溫柔地包裹著這座空曠的校園,人工湖面波光粼粼,陽光打在護欄上反射出漂亮的金光。
張與樂眯著眼睛站在顧嶼身後,感受著眼皮之上淡淡的溫暖,心也跟著靜了下來。
“你經常來這兒嗎?”她問。
“嗯,以前是。”顧嶼回過頭靜靜地看著她說,“高一那段時間幾乎天天和我爸吵架,煩的時候我就會來這裡,每次一個人呆在這兒聽聽音樂,就會好很多。”
“特別是晚自習之前的這段時間,這裡特別美,真的,夏天的時候經常能看到大片大片的火燒雲。”
顧嶼少見地一個人喋喋不休起來。
“不過,後來有一次來的時候發現有人在這兒,我就很少來了。”
張與樂靜靜地聽著,視線穿過夜風,遙望著天際的晚霞。
顧嶼轉過身視線直直看向張與樂,沉默了一會兒,忽然語調認真地喊了她的名字。
“張與樂。”他道。
這是他第一次,如此認真專注地叫她的名字。
眼前的少年站在一片黃橙橙的光暈裡,光從他身後斜斜擦過來,給他鍍了一層毛茸茸的光。
“……我可能不太會安慰人,也做不到和你感動深受,甚至……我都不太清楚你們家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他頓了頓,“但,但我很希望能夠替你分擔一點兒,你可以毫無保留地和我說任何事,在我面前你可以想說什麼說什麼。”
“你不是一個人,如果可以的話,我來做你的樹洞。”
獨家樹洞。
這個詞直直地戳進了心中最綿軟的一角。
張與樂怔怔地望著他,然後隱忍地別過了臉。
她原本可以一個人硬撐著,不需要安慰也可以像從前一樣若無其事地活下去。
可是當顧嶼以從未有過的認真語氣對她說,我希望做你樹洞的時候,她再也忍不住地暴露出了自己脆弱的一面。
他說,我來做你的樹洞。
那天,兩人聊了很久,聊到很晚才回家。
記憶裡,那天的夕陽很美,張與樂第一次跟一個人敞開心扉,說起了自己不算悲慘卻也難捱的童年。
吵架。無止境的吵架。這就是她的童年。
所有人都覺得,不就是吵架嘛,我爸媽也會。可張與樂家是不一樣的。
張天國是個有些病態的人,他脾氣暴躁,一旦被惹怒就很難消氣。
往往他都會透過很難聽的字眼,和長時間的爭吵來消磨他心裡的怒氣。甚至有時候是暴力。
張與樂曾在初中的時候,試圖去改變他,像那些電影裡的小孩兒,聲淚俱下地大喊一聲,“你從來沒有真正關心過我!你為什麼就不能認識到你自己身上的錯誤?”
按照電影裡,大人們會被這一吶喊而喚醒,面色愧疚而尷尬。從此改邪歸正。
可那畢竟是電影。
現實生活中,她爸給了她一巴掌,然後惡狠狠地瞪著她,冷冷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