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是不能細想的。
原本法海剛剛開始執掌金山寺的時候,興盛佛門的目標還任重道遠,有妖神之稱的白素貞還飄渺在不知何處,所以這個念頭法海便壓抑的很深很深,可是如今卻不一樣了。
道門在京都的爭鬥中,給佛門讓了路,壓在天下正道胸口上的大石,天柱山深處的青銅門,也被法海用誅仙劍陣徹底封鎖,妖神白龍也被收入到了紫金缽內,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未來白蛇傳的許仙,白娘子都不會出現了,可謂是一勞永逸,再無後患。
因此法海當初許給南二的未來,似乎已經近在眼前。
也正是因為這個目標越來越清晰,所以一直壓抑在法海心中的念想便也開始瘋狂的蔓延增長,以至於都快要到了壓制不住的趨勢,直到觸及到了法海眉心那處殷紅的白毫相,陣陣劇烈的疼痛襲上腦海,這才稍稍有所收斂。
快了...就快了....
法海盤坐在地面,隱於寬大僧袖中的雙拳暗自收緊,為自己打氣。
很快,白雲和知秋一葉先後趕到了蘭若寺,一夜的時間過去,來回在鎮上奔波收服厲鬼的兩人,面色上都帶有濃濃的疲倦,不過在見到親身追往地府,追殺黑山老妖的法海正闆闆整整的盤坐在蘭若寺中時,知秋一葉的精神還是振作了一番。
白雲雙目失明,也察覺不到法海的氣息,正在詫異為何聽不到弟子十方的呼吸聲時,法海直接了當的開口道:
“白雲師兄,十方被我派出去採買東西了......”
將黑山老妖建議自己的招魂計劃和盤托出,知秋一葉拍胸脯直說包在自己身上。
佛門超度陰魂往生頗有妙處,道門拘魂更勝一籌,白雲和尚雖然道行不低,但是與法海師出同門,對於招魂之事不甚精通,因此法海特意等到他們回來之後在親口說出,希望得到知秋一葉這位道家子弟的幫助。
如今得了知秋的親口應諾,法海心中稍安,笑道:“一應事物我已經讓十方去鎮上採買了,等一會兒他回來你看看有什麼缺的,在吩咐就是。”
招魂的長幡和符文都有特殊的講究,法海與白雲不精通此道,乾脆就不瞎指揮,全權放給了知秋一葉來管轄,而法海則在等待兩人的空閒時間裡,用閒餘的時間紮了許多稻草人,用來收容那些從地府之中帶出來的弟子陰魂。
分配好各自的事物之後,法海方才從地面上起身:“你們這邊可以先準備一下,我去益州一趟,在天黑之前把能忍的肉身帶過來。”
益州距離揚州蘭若寺之間何止千里,縱然是熟知法海一身通天道行的白雲,一時間也拿不準他能否真如所說的那樣,在天黑之前帶來肉身,略略遲疑的道:
“你有把握嗎?”
法海微微沉默了片刻,忽然一抖衣袖,將縮居在衣袖間的黑山老妖以及那一眾佛門弟子的魂魄盡皆拂袖送出,直接打入到樓下一尊粗陋的石像之中,只見石像原本模糊不清的眉眼就此而開始緩緩清晰,只是神色間有些邪異和扭曲。
而後他運指如刀,將氣機凝聚成絲線一般的粗細,一口氣將能忍的生辰八字盡皆一一刻在了石像的背上。
“我將黑山老妖留下給你們聽用,在他的背上我刻了那些需要用到的生辰八字,如果我不能按時帶著他們的肉身回來,你們就簡單的用衣冠冢代替肉身招魂,黑山千年修行,見多識廣,有什麼不懂的可以問他安排。”
法海說完之後就不再耽擱時間,直接化身一道金光直衝天際,風馳電掣的向著益州天柱山的方向而去。
往返兩州之地,如果只是法海一人的話還很是輕鬆,但是帶能忍以及金山寺戰死眾人的肉身,那就有點不太肯定了,將眾弟子的姓名留在黑山老妖的背後,也是上了一個保險。
法海走後,蘭若寺反而越發的熱鬧起來,知秋一葉進進出出的忙碌佈置著招魂的靈堂擺設,而白雲則因為雙目失明,而且佛門對於招魂法術也不甚精通的緣故,所以只能略微的幫點小忙,也就搬搬抬抬而已。
法海留下的人名一個有將盡一百多個,所以知秋一葉他們三人一直忙碌到旁晚方才堪堪完成所有人的衣冠冢,昔年香火鼎盛,建築佔地甚廣的蘭若寺,此時已然被改造成了一處專門的靈堂布置,慘白的兩掛燈籠掉在門前,寫滿了神秘的道家符文的招魂幡同樣也聳立在不遠的殿中,知秋一葉,白雲,還有十方三人,都是滿頭大汗的一道坐在門檻上,仰臉看著遠方天色中的夜幕緩緩落下,喃喃自語:
“也不知道法海什麼時候能過來......”
衣冠冢雖然也可以進行招魂,但是效果明顯是沒有肉身在時那麼有用,三人在門檻處蹲坐了半晌之後,知秋一葉忽然站起身來,狠狠的錘了一下門板:
“不能再等了,如果等到今夜子時他還不過來,那咱們就算用衣冠冢招魂也得有個閃失!”
招魂適宜在夜間陰氣最重,也就是子時的時候進行,這樣成功招到魂魄的機率才是最大的,一旦過了子時,便是天地陰陽開始轉換的時候,因此他們不能等法海太久,不然一旦過了時辰,到時候不禁可能招不到魂魄,甚至可能還會連累那些陰魂被陽氣侵蝕消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知秋乃是三人之中對招魂術最為熟悉的正宗道門弟子,他的話自然得到兩人的全力支援,當下就直接開始鋪開法臺,宣讀祭文,上書符紙。
先前說過,招魂乃是地府對陰魂網開一面,在投胎轉生之前與家人告別的一個傳統,因此道門中人在召請陰魂之時會直接上書符紙,一來是用符紙來為陰魂引路,凡是被召請的陰魂,在現身之時為了和其他前來爭食的孤魂野鬼區分開來,真魂的身上往往都會帶有一張召請道人的符籙印記,用以辨認。二來符紙上帶有道家弟子自身的符篆,乃是求情地府中的神職人員護送通融的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