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際,他意識開始飄散輕忽,二十多年的苦心冤屈一朝得報,江上離好像又變成了當年那個在茅山上守正避邪的茅山大俠,意氣風發的低聲喝道:“酒來!”
在場諸人神色微動,卻是無一人給這個彌留之際的老人遞酒,於是江上離很快便又從那種恍惚中清醒了過來,神情略有落寞,起身向著洞口不遠處的酒罈爬去。
此時他內體蠱毒業已爆發,每動一下腹中便如刀絞,口中汙血潺潺流出,蜿蜒一路,最後終是停在了酒罈之前。
江上離奮力的將酒罈抱起,彷彿捧起的不是一罈酒,而是這二十多年來的隱忍苦修,坎坷困難,一口飲盡。
這世上,每個人在少年時,心中都會有一位英雄。
渡真大師雙手合十,低宣佛號:“南無,阿彌陀佛!”
江上離扶壇晃似醉倒,霞披散亂,高冠披散,就此再無聲息。
梁大人上前來拍了拍林海的肩,剛剛道了句:“林老弟....”豈料林海忽然返身將梁大人腰間佩刀抽出,冷聲道:
“借大人長刀一用!”
冷厲的刀光在所有人沒有反應過來之時便悍然斬下,倒地的江上離脖間驀然由此浮現出一條線,然後屍首分離。
林海將長刀還入鞘中,一手將江上離的頭顱提在手中:“無論如何,他都欠柳家一個交代!”
梁大人本想說點什麼把頭顱爭取過來,可轉念一想,那邢道士死後,馬壽年早已如驚弓之鳥般的躲入到了城主府,每天連頭都不敢露,這頭顱便是帶回去,恐怕也要被他帶回京都領功,自己又何必為了這個而得罪林海?於是便點頭應下,只讓手下將屍首帶回。
林海與眾人在幽州城門處分手,他用布包著江上離的頭顱,勉強御馬狂奔向百草堂柳宅。
時隔多日,柳星沉的靈堂早已撤去,倉促之間這場祭拜的規模並不隆重,不過也足以告慰亡靈了。
林海上前將三柱清香奉上,青煙繚繞,圍著刻有柳公星沉之靈位字樣的牌位不散。供桌下方,哀哭的柳夫人與年幼的公子,對林海伏地叩首,以謝他雪恨之恩。
“先前我林家的話仍然有效,只盼柳夫人能將小公子細心撫養成才,如此柳先生於九泉之下亦可含笑。”
“妾身省得,再次謝過林公子大恩!”
“快快請起,不必如此。”
有關於柳家一事,林海雖然處置出手頗為大方,可到底沒有找到兇手,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魏玲是自己帶到百草堂的,柳大夫也是因此而死,所以對於柳家,林海始終覺得有所虧欠。
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不是林海因此結識了魏玲姐弟,那天夜裡在長街初遇之時,他就已經死了。
一飲一啄,莫非天定?因果迴圈,報應不爽。
林海出了柳府的大門,遙望一眼生意大不如前的百草堂,大步離去。
喜歡我在聊齋當法海請大家收藏:()我在聊齋當法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