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不羨慕過,但是,她更懂得取捨。
她是有兒子的人,不能跟葉穆氏一樣率性地活著。
雖然,她明白她們同樣是穿越同仁,但她不會傻傻地跑上前跟她相認的。
為了自己最終的目標,耿氏明白她必須要隱忍,而且還要更加的低調。
弘晝很聰明很懂事,只要是她教的東西,很快就能明白體悟,他也非常孝順她這個額娘。
在古代這種沒有什麼娛樂可言的地方,有了兒子相依為命,相互依靠的感覺真的很好。
耿氏想著,今生有這麼一個兒子,她應該很滿足了。
只是,四爺的一份召集書,讓她的心蠢蠢欲動。
她並非忍耐不住寂寞,也不是想要什麼名和利。
只要想到自己兒子的後代,她的重重重孫子也會同樣遭受到那麼大的恥辱,開始有些不淡定了。
她其實可以什麼都不做。
但每當她看到弘晝和弘歷在唸著四爺寫的昭示時,她的心就激起了千層浪。
倭國已經在發展工業了嗎?
不久的將來,它們就要侵華了吧?
也許她的曾曾曾孫子就有可能遇到甲午戰爭了,他們會不會犧牲?
還有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就要遭受洗劫,想到她住的園子,那裡有她和兒子留下的無盡歡樂。
耿氏終於忍耐不住動起了筆。
中外銀行金融業的由來和發展,信貸業務的操作手冊等等,她洋洋灑灑地寫了一頁又一頁。
耿氏連她自己都覺得奇怪,前世的東西怎麼會記得那麼牢,過了十幾年也沒有忘記。
耿氏拿著厚厚一疊的手稿,看了一遍又一遍,就怕有什麼地方犯了忌諱。
她這才拿著手稿敲響了大書房的門。
胤禛拿到手稿就打發耿氏回去了,準備有空閑時再看看。
因為,耿氏也沒有多說是什麼,只是說她平時借閱國外的書時,得到的一些體會。
當胤禛看完厚厚一疊的手稿時,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這位一直不起眼的耿氏,居然會是滿腹經文的才女,她所說的理論足夠比擬那些才學家了。
她的手稿中還有那麼多可操作性的實踐知識。
胤禛很快叫來耿氏,把自己看完手稿後的不明白之處,一一指出詢問。
耿氏自然是對答如流……
“你的這些東西是哪裡學的?”
胤禛終於還是忍不住好奇問了出來。
耿氏微微一笑,說:“爺的昭示中不是說了麼,英雄不問出處!”
胤禛深深地看了一眼耿氏,點了點頭,就讓她回去了。
葉輕嫻拿著手稿,聽到胤禛不停地長嘆短籲,不禁皺了皺眉頭。
耿氏開始有了覺悟,她能夠把自己所學的東西拿出來,可見是上了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