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這時候全國大一點的服裝市場也就那麼幾個。
而這些地方盜版也最嚴重,可這絕對不包括g省,全國的人都知道那邊是出了名的錢少沒投資,所以就算有服裝市場,也只倒賣,不開廠。
既然這樣,她自己買件衣服照著學不就行了嗎?
幹啥花這麼多錢走這一趟?怎麼看這都是花冤枉錢啊!
顧嫵聞言掏了自己的學生證給他看:
“對,我是g省人,現在正在京大上大三,這次來s市是學校組織過來實習的。
不過家裡正巧開著個小服裝店,聽說我來s省了,就託我買幾件時興的衣服過去學著做。
我一想師傅們也不容易,就看能不能合作一下。”
反正因為交通運輸以及距離等原因,廠裡向s省那邊的出貨量不大。
就算出過去的,各種成本算下來以後,價錢至少也提了一倍。
以至於人們寧肯扯布自己做,也不肯買又漂亮又時髦的衣服。
既然這樣,還不如合作一把,直接把圖紙賣過去,由那邊自己生產。
這樣廠裡既得了實惠,還不影響自己本身的市場。
再者,有了這個便利,李秀英那邊也能最早收到圖紙。
至於賺多賺少,就要看李秀英兩姐妹自己的想法了——僱人開廠跟手工製作當然不一樣了。
要是李秀英想開廠子,她這邊就出錢支援。
到時候資金、機器、圖紙一到位,不愁撐不起來一個廠子。
而沒有從s省到g省耗費的額外成本,就不愁做不出物美價廉的服裝來。
要是她們姐妹倆只想開個小服裝店混飯吃,那自己就想辦法把李玉香弄過來深造一下,好好學一學服裝設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玉香本身就裁縫底子,平時也愛自己做衣裳,不愁完全聽不懂服裝設計的東西。
學成以後,說不定還能走私人訂做的路線呢。
可別看g省現在窮得冒泡,但不出十年經濟絕對會能騰飛。
只要牌子立起來了,到時候多的是找上門來私人訂製的,這比起開廠子來也只好不差。
現在就當給親媽她們一個選擇題了。
廠長接過顧嫵的學生證一看,態度立馬就不一樣了:
“原來是京大的高材生啊,我說看著就不像一般人。
哎,看我,怎麼讓你站在門口說了這半天話,趕緊進來喝口茶,我們再慢慢談。”
渾然忘了自己剛才還在腹誹:這人是不是腦子有問題。
……
顧嫵忙完這事去法院報道的時候,林緒之已經參加了不少招標會了。
八十年代的種花雖然還沒有開啟證券市場跟電子商務,但也已經遍地是黃金了。
林緒之上輩子雖然學的是計算機,但卻不妨礙他成為一個合格的商人。
說實話,這時候做生意,只要膽子心細,基本上都能賺個盆滿缽盈。
更別說他自帶著林家這個後臺了。
其實也不用林家那邊多做什麼。
只要林家在林緒之招標成功、抵押貸款時,發句話別讓銀行的人故意卡著,他就能玩的遊刃有餘了。
——雖然那一世他學的並不是經管,也根本沒有經過商。
但他知道後來的經濟發展趨勢和大部分的城市規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