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壓著大兒子,本該二十一年大選就指婚的,可康熙硬生生拖到了二十三年那一屆,讓他跟太子一道被賜婚,其後婚期又拖了三年。
胤禔足足等了五六年才娶到了福晉,心裡正火熱著呢!哪容的別人插手。
見狀用秤桿敲了敲兩個小的的手,自己上前挑開了蓋頭,一張滿月似的美人面出現在眾人眼前。
大概是因為耽擱的時間長,大福晉不似其他宗室的福晉那樣——雙八年華,正是女子既青澀又最動人的時候。
又鬧了一會兒,等一道出門的時候,太子見胤禔滿面春風,對大家敬酒來著不拒,就知道他對這個福晉極滿意。
憨貨,這時候是拼酒的時候嗎?
看他這是高興傻了,太子趕緊帶著大的幾個上前,幫他擋酒,免得有人剎不住,洞房花燭夜喝醉了鬧笑話。
他們兄弟鬧的再兇也是他們兄弟的事,但今兒這種情況,是愛新覺羅家的喜事,就是在平常家裡,也該同心協力一致對外。
無論公事上拼個你死我活,私底下皇阿瑪愛看的就是這種兄友弟恭的場面。
酒過三巡,大阿哥倒是好好的,但拜他的興奮所賜,其他弟兄都醉的差不多了,一個個的被貼身太監扶著往外走。
從來都端莊持重的太子爺,拉著哥幾個的手不放,一個勁的唸叨:“大哥的喜事我高興啊!”
不一會又拉著另一個的手嚷嚷:“大哥的喜事我高興啊!”
聽的最鬧騰的小十胤禟也心裡只發毛,一個勁的往別人身後躲。
顧嫵一邊裝醉一邊嘆了口氣,太子也是心裡苦。
清朝的阿哥,想要正經辦差,名正言順地參與到政事中去。
康熙當年親政前先大婚是這個理,他壓著大阿哥不讓他比太子早大婚也是這個道理。
但這一壓,除了讓大阿哥跟太子的關係更緊張,其實根本沒有起上作用。
太子妃倒是跟大福晉一起賜婚的,康熙也想讓嫡長孫出在太子府上。
但架不住他倒黴啊!太子妃本該今年跟大福晉一起進門的,但胤礽這個太子是為了穩固軍心立的。
他前邊大清壓根就沒太子這東西,前所未有固然讓太子地位凸出,但也因為這個,但凡是與太子有關的事,都無前制可依。
就這麼招,一個太子娶福晉大典,禮部生生地扯皮了三四年,眼看著有體制出來了,太子妃她祖父撐不住過世了。
得了,守孝三年吧!
太子可不得眼睜睜地看著大阿哥娶福晉,自己有苦說不出嗎?
而顧嫵知道,這還是開頭呢!今年是康熙二十六年,如果不出意外,太皇太后恐怕是熬不過去的。
就這麼接二連三的喪事,太子又地位特殊,三年三年又三年一個直到九年後,大福晉都生下四個閨女了,太子妃才得以進宮。
要不是他沒有大婚前一直參與不到政事中去,大阿哥卻深受康熙信重,小的幾個阿哥們也漸漸大婚出宮建府,以他的忍功,也不會被逼的屢屢失態。
作者有話要說: 晚上還有一章,時間線走的差不多了,馬上到26年大選了。
喜歡慢穿之還是社會主義好請大家收藏:()慢穿之還是社會主義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