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顧老爺子的恨鐵不成鋼,顧嫵倒沒多大感覺,他們又不是第一天知道賈鏈不好四聲)聖人之道,只愛鑽營仕途。既然如此,還不如從了他的心願,等他科舉完了謀個實缺,讓他外放去幹一番事業出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林緒之倒是想讓賈璉從軍,可這小子明顯就是文武都不感興趣的節奏。
原本這要是沒了徒弟,他怕要逮也要逮個壯丁出來,畢竟賈家以武起家,他又拼搏了一場,這老根底能不扔還是不扔的好。
不然這些人脈就全浪費了,而且在他看來,無論什麼時候,能掌握軍隊都比握筆桿子有底氣。
可賈瑚有顧嫵撐腰,林緒之也拿他沒轍,況且他手下又有個脾氣秉性更對胃口的徒弟,眼下老婆又給他生了個小兒子,倒也不是非他不可。
所以他也就不強求賈璉從軍以繼承他的衣冠了,只狠狠教訓了一頓就算預設了他的規劃。
既然不打算走翰林入閣的路子,顧嫵也沒打算讓他跟賈瑚一樣苦巴巴的回金陵考試。
就乾脆求了皇帝恩典,讓他就在京中考試,免得入了江南,真考不上了再丟人。
賈璉性子跟他親哥是天差地別,說實話他倒跟林緒之的實際性格更像些。
這要是賈瑚可能還會不樂意這種安排,可賈璉卻適應良好,一點也沒打算不用賈家的人脈勢力。
這要不是顧老爺子攔著,直接萌蔭又實在難聽,他怕是科舉都不想考的。
要真論起來,賈璉的學問其實並不是太低,真跟外面的學子比起來,怎麼也能是個中上,真要運作一番,倒也不是沒有入翰林院的可能。
不過賈璉志不在此,既然這樣,顧嫵也不想為了這麼個虛名佔了旁人的資源。
至於賈瑚跟可卿的婚事,旁的該辦好的都差不多了,該操心的就是翻新府邸的事,總不能可卿嫁過來就跟賈瑚待在他那個小院子裡吧!
幸好顧嫵正好赦封了公主,皇帝雖沒有明著賜她府邸,但她封號一高,等翻新府邸的時候,逾制什麼的可能就基本沒有了,工匠們的選擇性就大了許多,林緒之也可以自由發揮了。
這些時日林緒之忙著這事,顧嫵就搬了賈母出來——給賈珠相看媳婦。
本來賈珠的婚事該由賈政夫婦操心,不過賈政向來不管事,他只扔下一句任由大嫂做主就溜之大吉了。
反正在他看來,這要是王氏操辦,他還得上心一二,而珠兒的婚事落在大嫂的身上,他還真不用擔心。
反正等人選定的差不多了,她們還是會徵求自己的意見的,他到時候再問問珠兒的意思,這婚事也就妥帖了。
至於王夫人,她倒是風風火火的給賈珠相看了一次,可也無疾而終了。
後來她人連話都說不清楚了,而這麼大的事自然就不會有人問她的意見。
可接了包的顧嫵卻頭疼的不行,左右為難之下,她乾脆就把賈母搬出來了。
賈母倒沒有推辭,因為她也知道大兒媳的難處。
這滿京城誰不知道王氏跟明.慧公主兩妯娌不對付,偏偏眼下王氏這般光景,第她兒子的婚事落在了大兒媳的身上。
政兒只知編書不曉內宅事務,但大兒媳還真挺難做的。
畢竟不是再怎麼親,珠兒也不是她的親兒子,真真是高不成低不就,無論找怎麼樣的都不合適。
只有自己出面才能解決這一困境,免得王氏不滿意,再鬧出來以死相逼的混賬事來,自己的兒媳什麼品性她還是瞭解的。
……
既然兩人達成了一致,顧嫵就開始蒐羅京城裡適齡未被婚配的女子們的資訊,等按照門第人情往來篩選出適合的人選,再應知會女孩的家人,一一相看。
等篩選過一番後,合適的女孩也就那麼那麼十幾戶。
以賈母的意思,她還是想讓鳳哥兒嫁過來,知根知底不說,還是賈珠的外家,怎麼算都再合適不過。
喜歡慢穿之還是社會主義好請大家收藏:()慢穿之還是社會主義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