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郡主怎麼能這麼舉賢不避親呢?這麼重要的事,她好歹也該學學別的大儒們,正式弄個收徒會什麼的,多挑選一二,也能讓旁人也得點實惠不是。
然而就是再不情願,人家聖上也稟告了,宗牒也上了,連酒也正兒八經的擺過了,木已沉舟,也只能陪著笑臉違心的誇黛玉靈氣十足,聰明伶俐……只恨不得把她誇成個花。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顧嫵被誇的是也滿心舒坦,只道這些人有眼光,黛玉可不就是靈氣逼人嗎?
這可是她在紅樓世界裡見到的唯一一個能修煉的人,不靈氣逼人才有鬼。
倒是薛王氏滿心不高興,在她看來,自家的寶釵玉雪可愛,又過目不忘,除了家事,比誰家的閨女都不差。
況且郡主不是愛她愛的跟什麼一樣,不說每月必派人接了她前去,就是平日裡,各種好吃的好玩的賞賜也從沒斷過。
可憑什麼一有收徒這種好事,卻落到了林丫頭的身上?她家世清貴,父親又是二品大員,就是不收她為徒,將來也必不會差。
自家寶釵卻不同,郡主何苦做這種錦上添花的事呢,這要是收了女兒,她未來的婚嫁卻會大不相同。
但此次擺酒認徒,安遠候認為上次收兒子為徒太過草率了,又見是現成的場子,搭好的臺子,就乾脆一道辦了。
見自家得了實惠,老爺又實在高興,她這才舒坦了幾分,只是心裡卻把長姐恨上了。
薛王氏怎麼想都覺得自己的寶釵這是受了她姨媽連累。
自家姑娘自然是千好萬好的,她這次沒比過林姑娘,肯定是郡主跟賈敏關係更好,又跟王夫人交惡的緣故。
薛家主見自家兒子正式成了安遠候的徒弟,倒是高興的好些天,至於郡主收了林家丫頭為徒而不是寶釵,他卻有不同的看法。
在他看來,這收徒雖是好事,但的確更適合林家丫頭而不是自家寶釵。
這女孩被收徒與男孩被收徒不同,就像蟠兒,他被安遠候收為親徒,旁人雖看重他侯爺之徒的名份,可將來一提起他,第一反應就是他肯定能學來的一身武藝。
況且男孩子名聲盛些也沒甚,可寶釵如果被郡主收為徒弟,等談婚論嫁時固然更好聽些,甚至有人會為了跟侯府扯上關係而特意求親。
可他並不認為這是什麼好事,歷來是有男方門第高,看重門第低的媳婦,為了抬高對方家世,就特意找門當戶對親友將她認為乾親或師徒。
但這是太看重女方人品,有了議親之意,為了面上好看才能有的操作。
林家丫頭被收為徒弟就沒有這種煩惱了,她本身家世不低,郡主徒弟這種名頭只是錦上添花的事,卻並不會給招惹不該招惹的人家。
以自家現在的地位,說的好聽點是皇商,可說的不好聽就是商家,真要給寶釵冠了這個名頭,再結一門並不相趁的親事,她日後過得不見得會有多好。
自己走南闖北這麼多年,祖上又與其他幾家多有聯姻,自然也見多了這些高門大戶的涼薄與勢力。
與其讓女兒進那深宅大院步步為營,片刻不得安枕,那還不如背靠著大樹,尋一個好軋製的夫家,置辦些豐厚的嫁妝,說一不二的過一輩子。
顧嫵倒不知道自己收了黛玉為徒惹了多少官司,她還真沒想這麼多。
在她看來,收黛玉為徒,只是為了光明正大的教她修真,而且有了這個名頭,不光林如海夫婦放心,黛玉那個敏感的小丫頭也能住的更踏實,活的更肆意些。
至於做她們的靠山,在這人眼裡,只要她看著長大的,就肯定在她的羽翼之下,誰要敢欺負,那自己肯定是要撐腰的,跟收不收徒有什麼關係?
而且她還真不信,在自己身邊養大的姑娘真能在外邊吃什麼虧。
眼見著黛玉跟幾個姑娘慢慢相處融洽起來,顧嫵這才放下了懸著的心。
只是她是自己做主留下的,顧嫵擔心這孩子留下時年紀太小,時間長了再跟林如海夫婦疏遠起來。
這就違反了自己的原意了,況且她雖然喜歡黛玉,又收了她為徒,可並沒有想阻隔他們父母親情的意思。
喜歡慢穿之還是社會主義好請大家收藏:()慢穿之還是社會主義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