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看著臉紅的像滴血的可卿,她還是裝作沒聽出來道:“遇兒看了許多書,又聽爹爹講了許多故事,當知道聖旨如山,下了就不送更改,現在你瑚哥哥得了狀元,聖上才讓他多佔些便宜,等你以後中了狀元,就能讓他入贅過來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遇兒雖讀書不錯,可他到底沒出去經歷過人情世故,而顧家又人口簡單,自顧氏出嫁,便沒有辦過喜事了,一時竟叫顧夫人矇混過去了,直到顧遇入學,這才知道了這是母親的緩兵之計。
可眼下的他卻真的信了,只暗暗下決心,日後定要更加用心讀書,只為了有朝一日能得中狀元,讓姐夫入贅過來,以便日日都能見到姐姐。
……
因為是聖上的旨意,義忠親王又特地下了話,欽天監的合八字的速度極快,不出半日就得出了百年好事的批語——這也是應份的,別說這兩人的批語中有苦盡甘來,重獲新生之意,便是真正的相剋,有皇帝當殿賜婚之事,也照樣是這種美滿吉祥的批語。
至於婚期,在心裡不爽的義忠親王插手,皇帝裝聾作啞,而賈府樂見其成的情況下,竟被定到了三年後。
得了訊息的賈瑚有些失落,但他娘醫術高超,他耳濡目染也懂些淺顯的常識,女子成婚過早,的確容易傷身。
因此雖不情願,但還是無奈接受了,況且早早嫁過來也不能……不能……圓房,那遲一點嫁過來也好,反正他們的婚事是聖上賜婚,欽天監又換過八字了。
這麼一來婚事已經算是板上釘釘了,日後她再被接過來玩,只要長輩允許,他們就是單獨相處,也不會有人說三道四。
這樣算算,他也算不虧!
可三年時間聽著挺長,可這時候女孩子的嫁妝,還真是緊緊張張的。
顧夫人立馬託各個好友從各處打聽些適用的東西回來。
原本這種事找小姑子最好,京城裡誰不知道安遠候門路廣,找這些東西最為拿手。
可現在一家正與賈家論親,自己要是開口了,未免有些伸手要東西的嫌疑。
小姑子雖不是這種人,但賈家卻不是如此,她要嫁女兒,寧肯多想一些,也不能在未嫁前給她留下這種話柄,日後難以立足。
顧嫵知道這事時正在同林緒之吃飯,待聽完後她默了一會才吩咐道:“南面不是運來不少的木料珍玩,顧家不是要打拔不床嗎?不準聲色的送過去。”
林緒之卻有些不高興,可到底忍著掌櫃的走了,才一放筷子,沉著臉說:“你為了可卿的婚事早早就吩咐人從南面找回來不少好東西,顧夫人卻這麼多心。”
顧嫵拿筷子的手頓了頓,心裡有些好笑,手上卻給他夾了一筷子雞丁,等看他又吃起來了,才低聲道:“她是對的,世人向來不吝於將最大的惡意對準女子,況且可卿敏感多思,要真聽了什麼風言風語,怕又是事端!”
她雖喜歡這些女子,但卻也知道每個性格都是把雙刃劍,周全體貼也能是敏感多思,活潑開朗也能是鬧騰莽直……
要真是從挑媳婦的角度來說,可卿的姑娘,不注意尺度還真是容易出問題。
而且就算她沒有性格問題,那些個流言蜚語就能讓好好的人鑽牛角尖。
而這事還未過,不僅新封官員要入翰林院當差,戶部升遷也在這時開始了。
按往來規矩,四品以下官員,若無皇帝特意叮囑,就全按著吏部考核和在任業績決定升降;而三品及以上官員就要由皇帝親點了。
等新一批認命下來,旁的不論,與府裡密切相關的幾人都有升遷。
林如海因治鹽有功,被封江淮巡鹽督院署內巡鹽御史,為正二品大員,闔家遷往了江淮巡鹽督院所在地——揚州。
賈政也因修書有功被提至翰林院侍講學士,為從三品官員,日後便主修各類書籍。
而林緒之果然被升為從一品京營節度使,掌環京城內外軍事政務。
喜歡慢穿之還是社會主義好請大家收藏:()慢穿之還是社會主義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