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裡退役的老兵裡就有沒兒沒女的,有憐惜這些孩子們遭遇,本身又想收養孩子的,林緒之就做主為他們辦了戶籍。
反正相處了這些日子,感情都培養出來了,總比真的掛了奴籍要好。
這些孩子都是被拐的,戶籍怕是早沒了,又因為年齡小,不能單獨立戶。
要是想留在府裡學點安身立命的東西,那就得入奴籍,這也是官府為了防止良民們依附豪強避稅才有的措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要不願意認親的,又想留在府裡,那就得把戶籍掛到養生堂裡,再過來讀書識字學點本事。
而英蓮早就被顧嫵帶回去了,她一見這個小姑娘就很喜歡,恰巧這姑娘迎春差不多年歲,就直接認了義女。
又讓人去英蓮外家找封家娘子——英蓮她娘,告知她孩子找到了,請前來相見。
甄家原本是一鄉宦,家中雖不甚富貴,然本地便也推他為望族了。
夫婦兩年已半百,膝下無兒,只有一女,乳名喚作英蓮,年方三歲,夫婦二人也是疼極了。
誰知好景不長,英蓮丟了一次,幸好被人送了回來,可千防萬防,城裡葫蘆廟一場大火,正巧殃及了甄家,雖人沒傷著,但萬貫家財都付之一炬了,忙亂中孩子也丟了。
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落,豈不思想,因此晝夜啼哭, 幾乎不曾尋死。
遍尋不到之下只得與妻子商議,且到田莊上去安身。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盜蜂起,無非搶田奪地,鼠竊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難以安身。士隱只得將田莊都折變了,便攜了妻子與兩個丫鬟投他岳丈家去。
誰知士隱乃讀書之人, 不慣生理稼穡等事,勉強支援了些時候,越覺窮了下去。
士隱知找人不著,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驚唬,急忿怨痛,已有積傷,暮年之人,貧病交攻,竟漸漸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來。
等見了僧道後便跟了去,封氏這才傻了眼,只好一邊與兩個丫鬟做針線養活家用,一邊尋人。
後來賈雨村起勢,納了兩丫鬟中的嬌杏為妾,留下百金贈與了封氏之父封肅,以尋回女兒英蓮。
封肅得了銀錢,只收了起來,也不肯助女兒找英蓮,封氏無法,眼都要哭瞎了。
誰知柳暗花明,竟有人帶話說英蓮被找到了,正在金陵城中,為母則強,她便不顧老父阻攔,執意帶著丫頭跟著報信的人上路了。
左右他收了自家不少家財,又貪了賈雨村給的銀錢,便是自己走了,也能過得不錯。
這時交通不便,封氏又身體不好,這一來一往,竟過了三月有餘。
而在金陵賈府老宅裡,賈瑚跟賈珠正開始考縣試了,他們兩都是顧老爺子手把手交出來的,身體又不像普通讀書人一樣羸弱。
因此看過試後除了大睡了一場,竟沒有生出病來。
等一月後放榜時,兩人雙雙上了榜,賈瑚更是高居榜首,賈珠也不差,正在第七。
顧嫵趕緊讓人傳了喜訊回去,可他們卻還得等兩月後的府試考完了才能回去。
這些時日英蓮跟迎春處的極好,迎春雖然被慣成了個混不吝的性子,可不知是隨了誰,她對著哥哥們倒回撒潑打滾。
對姐姐妹妹倒極溫柔,英蓮小她一歲,又生的玉雪可愛。
迎春雖沒有寶玉顏控的嚴重,可也喜歡漂亮的人。
對英蓮好的不得了,兩人每日同吃同睡的,才兩月就好的跟一個人似得,吃穿用度皆一樣,竟有一種親姐妹的既視感。
英蓮剛到時因為被拐子們打罵過,膽子極小,看著傻呆呆的,還總戰戰兢兢。
可到底是個三四歲的小孩子,忘性大,得了關心愛護就慢慢地忘了那些不愉快的經歷,每天跟個小尾巴一樣追著迎春,跟她一道玩。
林緒之不讓顧嫵拘著女孩子們,顧嫵也沒這個意思。
每天就只教兩人背一背湯頭歌什麼的,就任她們滿府折騰。
而柺子們招了的東西,林緒之早已經派人快馬加鞭回京承上去了。
皇帝看了龍顏大怒,派專人查探無誤後,也不管涉案的還有皇親國戚,一個不落的全處置了。
這次柺子案牽扯甚廣,朝野上下皆震動了,倒也因禍得福,堵住了御史們不滿皇帝派明.慧郡主一屆女流領了差事的不滿。
而賈代善覺得極長臉,在府裡閒著無聊,身體又大好了,因此常出去跟老交情們敘敘舊拉仇恨)。
等長孫次孫皆過了縣試的訊息傳來就又出去炫耀了一圈,羨煞了一幫人的眼。
喜歡慢穿之還是社會主義好請大家收藏:()慢穿之還是社會主義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