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遇襲雖在情理之中,可也出乎眾人的預料,趕赴英雄擂的江湖人更是怒火沖天。
擂臺比武,生死有命!因為修為不到家死在臺上怨不得別人。
所以兩天的死傷雖讓眾人氣低落,卻沒有怨言,畢竟除去一兩場結果有些詭異的比試,其他時候真的是群雄技不如人。
如今的情況完全不同,比武之前雙方有君子約定,江湖人不得對長安發難,這是整個武林對長安的承諾。
誰想擂臺開始不到兩天,不但有人挑起事端,而且還殺入了李劍的將軍府。
雖然不知誰是始作俑者,可這件事就如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在所有江湖人的臉上。
為了此次英雄擂,也為了重振武林名聲,許多幾乎已經不問世事的武林名宿都來到了長安。
這些人最看重的就是信義二字,在他們的心裡,人無信還不如一死了之。
現在可好了,什麼俠氣,什麼信義,都被人甩到了九霄雲外。
又過了一會,厲長風來到臺上,先是代表眾豪傑當眾道歉,然後告訴龍若蘭,各派掌門將會去往長安。
既然是江湖人挑起事端,那就由江湖人將挑事之人揪出來!聚集在此的武林門派眾多,肯定有人認識鬧事之徒。
厲長風告訴龍若蘭,不要擔心天兵鎮的安危,因為除去各掌門外,其餘弟子都會留在此處,保百姓平安。
最近這段時間長安可以說出盡風頭,是人都知道城中高手眾多,這些掌門獨身前往,已經說明了誠意。
臨行之時,厲長風以及幾位德高望重的掌門將門下弟子叫在一旁,囑咐了一番,這才一起離開天兵鎮,奔長安而去。
對於眾人的決定,龍若蘭沒有多說,只是在他們行前拱了拱手。
見眾掌門離去,後臺的韓天峰與姬星對視了一眼,也起身帶著各自手下返回大營,此時還是不要招惹龍若蘭的好。
等擂臺周圍再無其他人之後,魏無忌傳令,將大牢中在押的人全部處死,不管該死不該死!
魏無忌有種挫敗感,最近這些日子,李劍只要離開長安,好像都有事發生。
從姬桓出逃到如今的長安遇襲,事情一次比一次大,在他看來,這一切是自己無能所致。
等龍若蘭回到兵營後,早就在大帳中等候的魏無忌叉手施禮:“夫人,回到長安後我會安心操練兵馬,不再插手其他事務。”
龍若蘭身後的李月茹驚訝道:“我們的魏大將軍這是怎麼了?你心眼也太小了吧。既然你總是以我哥哥的部曲自居,為何不學學他的厚臉皮?”
見魏無忌不出聲,李月茹繼續道:“勝敗乃是兵家常事,若是你連這點挫折都受不了,還是回家陪著秋紅姐哄孩子吧。什麼樣的男人才能成大事?百折不撓,越挫越勇的男人才能成大事。要是因為這點事就心灰意冷,我哥可看錯你了,虧了他還整日炫耀撿了個萬中無一的兄弟。”
李月茹的話不假,雖然魏無忌一直以李劍部曲自居,可李劍卻從來沒有把他看成手下,而是當作家人。
將軍府不小,裡面的院落也不少,可除了他和魏無忌,沒有真正的常住之人,將軍府裡只是他們兩個人的家。
不管什麼事,李劍從不會瞞著魏無忌,所以龍若蘭覺得李劍行為反常時,都會第一時間找到魏無忌,問他到底怎麼回事。
魏無忌也實在,只要龍若蘭問,就會把李劍出賣的徹徹底底。
而李劍雖然事後經常埋怨魏無忌,可只要有事,還是會毫無保留的告訴他。
按照李劍的話來說,兄弟之間就該如此。至於老婆,鬼知道會不會揹著自己偷漢子?這也是魏無忌唯一替李劍隱瞞的話。
現在聽李月茹提起李劍,魏無忌嘆了口氣:“我怕辜負了公子的信任。”
“有什麼好怕的?我哥哥從一個小要飯的到現在,靠的是什麼?就是不服輸的勁頭。他常說的話就是隻要人還活著,一切都有可能,何況你還沒有到那種地步。”
李月茹的一番話讓魏無忌如醍醐灌頂:“多謝小姐教誨,我這就返回長安,再也不會為一時之挫而傷神。”
龍若蘭見狀伸手道:“將軍不可,如今天兵鎮魚龍混雜,不能沒有大將坐鎮。這兩日擂臺上死傷不少,也要人留下料理後事。還有就是留下的江湖人分屬各個門派,那些在死在擂臺上的人的同門,心中難保沒有怨言。”
後面的話龍若蘭雖然沒說,可魏無忌明白:滯留在天兵鎮的江湖人中有不少好手,一旦這些人鬧事,後果同樣嚴重。
長安城已經出事了,其他地方不能再出事了,否則民心難安。
最終魏無忌與五百破天騎全都留了下來,一同留下的還有凌望月,協助魏無忌共保天兵鎮。
隨後龍若蘭親自登門,感謝韓天峰與姬星,特別是姬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