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隨行大臣竭力勸阻,可姬星仍舊和李劍登上了第一艘渡船,這讓一同上船的侍衛異常緊張,因為李劍的威名早已傳到了禹都。
隨行的幾名將軍原本也想同乘一條渡船,卻被姬星制止,讓他們好生安排士卒渡河。
即便如此,仍有幾名將領手忙腳亂的登上其他船隻,緊跟在大船之後,生怕姬星會出什麼意外。
雖然大韓擺下的陣勢不小,可碼頭上只有二十人不到,除了為首的董剛外,其餘皆是未著盔甲計程車卒。
大船靠岸,董剛先是衝著姬星一抱拳,然後又衝著李劍揮了揮手。
登岸之後,董剛緊走兩步來到二人跟前:“大韓右上將軍董剛參見梁王千歲,大營之內已經擺設宴席為千歲接風,隨行大軍也可一併安置。”
姬星迴禮道:“辛苦董將軍。”
隨後董剛上前兩步抱住李劍說道:“上次一別還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呢,誰知道這才幾天啊,你小子又回來了。”
李劍翻了翻白眼:“你就不能不咒我?”
姬星原本想跟李劍直接進城,不想隨行文武拼死阻攔,有幾位更是將隨身佩戴的寶劍都抽了出來,說姬星要是不聽勸阻,就會自刎而亡,以盡臣子之道。
見眾人如此,姬星只能由李劍陪同,在董剛的帶領下前往已經紮好的大營駐紮,而龍傲雪等人則由大韓軍卒引領直奔不遠處的芥川城。
看著眾人離去的背影,姬星不由的搖頭道:“真是令人羨慕,有城池不住非要在大營裡過夜,純屬自己給自己找罪受。”
董剛聞言在一旁笑道:“這些將軍也是為了大王的安危著想,不管怎麼說,如今是在大韓國土,小心一些總不會有錯。”
聽董剛這麼一說,姬星的一位隨行武將哼了一聲道:“董將軍此話差矣,此地乃是大梁國土,我家大王在自己的土地上哪裡不能去的?”
姬星聞言擺手道:“不必多言,此事待我與韓王相見後自有商議,今日董將軍乃是奉命迎接於我,不可失了禮數。”
眾軍進入大營後,跟在姬星後面的兩位將軍本想派人將大營檢視一番,卻被擺手制止:“二位將軍過於小心了,若是韓王連這點氣度都沒有,那也就不會有如今的大韓了。”
中軍大帳位於大營中間,周圍的營帳扎的亦是十分講究,可以對中軍帳形成最好的保護起來。
看著大營的佈局,姬星點頭道:“將軍費心了。”
董剛道:“大王與我家大王一樣,乃是一國之主,董剛哪裡敢怠慢。大王請入大帳先行洗漱,我這就安排酒宴。”
隨後姬星在文武的陪同下先行進入大帳,董剛則拉著李劍直奔伙房。
看著已經做好的飯菜,李劍皺眉道:“豐盛是挺豐盛,不過是不是太早了點?早飯吃了沒多長時間。”
董剛笑道:“吃不吃在他們,做不做在我們,不過你怎麼和姬星混到一起了,我還以為你自己來呢。”
李劍一笑:“姬星去書相請,我總不好推脫吧,好歹不說來回都經過人家的地盤,譜擺的太大多少有些不好。”
董剛皺眉道:“怎麼兩個弟妹一個都不帶來?”
“帶她們來幹嘛?這是什麼時刻,我都是看客,她們要是來了比看客還看客。”
董剛一笑:“這話我可不是自己問的,是為大帥問的,他說要是你一個人回來的話就不要去見他了,他沒有這樣的白眼狼徒弟。不過要是把他孫子孫女帶來,那就另當別論,真不行把兒媳婦帶來也好。”
李劍一呲牙:“不見更好,這次我就是去了也不會公然露面,你想想,安定落成大典,天下諸王齊聚,我要是冒頭,算是什麼?大王剛剛傳旨說我無罪,結果馬上就要和諸王並駕齊驅,這是造反。”
董剛不解道:“既然如此,你還回來幹什麼?”
“莊主駕臨安定,路上總要有人保護才行,一旦出了意外,賬該算到誰的頭上?”
“什麼莊主?”
李劍眨了眨眼睛:“你不知道?”
董剛搖頭:“不知道。”
“不知道就算了,你官職太小,沒權利知道。”
董剛皺眉道:“到底怎麼回事?”
“別問了,該讓你知道的時候,你自然就會知道的。”
“是不是和弟妹有關,我是說弟妹的妹妹。”
李劍看了眼董剛:“幾天不見,變聰明瞭嘛。”
“呸,我本來就不笨,不過你這兩趟一直將弟妹的妹妹帶在身邊幾個意思,就不怕弟妹多想?”
喜歡逐鹿天下間請大家收藏:()逐鹿天下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