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靜雲道:“大韓人才濟濟,不差一個董河。對了,李劍成親後,叔父他們是不是該回來了?這小嬸嬸沒兩個月就要生了,家裡不能沒有男子。”
韓天峰點頭:“我準備把所有人都調回來,反正李劍準備把那五千人全部遣回,他們留在廬河也沒什麼用,還是都回來吧,楚州那裡缺人。對了,王美人又找我鬧了,說你下手太狠,連她家裡的產業都給收了。”
杜靜雲哼了一聲:“王家越來越不像話了,我已經給他們提過醒了,可他們還是肆無忌憚。如今李劍名下的產業除了留一成利潤給國公府外,剩下的都分給韓梁大戰中死難將士的遺孀,你要知道這裡面可不單單是他的驍騎營。那個叫紅袖的女孩子不錯,雖然年輕,卻能掌控大局,所以我把自己名下的產業都交給她打理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韓天峰嘆了口氣:“王家是心裡有氣,王旭的死和李劍有扯不斷的關係,他家的小姑娘又為了李劍和家裡鬧得不可開交,換做是誰都咽不下這口氣。滯留楚州的那一千多人我讓他們押著賀禮去廬河了,等叔父他們回來,李劍手下就徹底沒人了,這時候該有些信得過的人去幫他。”
臨了,韓天峰還是對杜靜雲道:“我還是不知道這小子到底什麼打算,對他不能以常理度之。人的慾望是會隨著權利的增加而膨脹的,如今的廬河就像一個國中之國,一旦他嚐到了權利的甜頭,我怕他會控制不住自己。”
正欲回後宮的杜靜雲頭也不回的說道:“有什麼好怕的,就算他折騰,也是在大梁折騰,和我們大韓有什麼關係?真要是他能打下大梁,你再擔心吧,如果有那一天的話。”
韓天峰在為李劍煩惱,如今的姬星也是一樣。
大殿之上,大將軍姬仲正在據理陳詞:“大王,廬河與樂民乃是大梁的龍興之地,不能長時間置於他人之手,這對大梁國運不利。如今已經證實,所謂的魏明就是叛出大韓的李劍。此人也算一代名將,若是任其長久居於廬河,必定會成為大梁的心腹之患。所以臣肯定大王給我五萬人馬,我定會在一個月內奪回兩座城池!”
不但姬仲如此,隨同他征戰的將軍都一樣,紛紛跪倒在地請姬星下令兵發廬河。
姬星看著階下黑壓壓的人群皺了皺眉:“這幾個月大梁戰火不斷,如今蒼龍江以東還在大韓手中,南北匪患也未完全掃平,國家動盪至此,若還要起兵,置天下百姓於何處?大將軍,如今的大梁是何種情形你不是不知道,還能打嗎?”
“大王,如今的大梁要的就是士氣,只有多打幾個勝仗,民心才會重新齊整。李劍與他人不同,在大梁名氣太響,若是能將其生擒或者斬首,大有利於我。”
姬星擺手道:“如今百姓困苦不堪,需要休養生息以待來年。我答應莊主的錢糧至今起運不到兩成,都是因為接連戰火所致。再加上明年還要向安定派十萬人馬,大梁經不起折騰了。大將軍不要忘了,只要是打仗,就要花錢,如今的國庫中哪裡還有餘錢。”
姬仲道:“大王不說我也要問,這個所謂的莊主是什麼來路,她的一句話而已,大王難道當真嗎?”
“那你想過沒有,為何諸國全部當真?大韓動用近百萬人築城,秦楚等國的糧草輜重也在源源不斷的運向楚州,難道那些大王都是傻子不成?”
姬仲恨恨道:“我還是不懂大王乃是一國之主,為何對一女子言聽計從?”
姬星也有些無奈:“此中利害等時機成熟我自會告知於你,大將軍,只要你知道,此次各國一同出兵乃是不得已而為之就好。”
姬仲哼了一聲:“就算派兵前往楚州有大王您的道理,可李劍在廬河成親,你不但派人申斥,反而給他送去禮物,如此一來不是在向其示弱?”
姬星看了看姬仲,然後對眾臣說道:“不管有本無本,你們都先退下,大將軍自己留下。”
等眾人退出大殿,姬星點手喚過姬仲低聲道:“大將軍,你真的認為此次擊敗姬明是我梁軍自己的功勞?若是沒有李劍,恐怕早在兩個月前,你就已經兵敗蕭關了。”
姬仲聞言吃驚道:“大王,這事可開不得玩笑。”
“你與姬明在蕭關對峙足足月餘,他從未主動挑戰。後來我去了趟廬河,回來後沒多久你就殺的姬明大敗,最終不但全軍覆沒,他本人也不知道逃往何處,你覺得這些難道都是巧合嗎?”
姬仲有些不可置信的看著姬星說道:“大王,您的意思是這其中有李劍的功勞?”
喜歡逐鹿天下間請大家收藏:()逐鹿天下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